国共二次合作,大冶统战工作广泛开展

04-21 16:29  

1937年2月10日,中共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国策和四项保证,作了积极而有原则的让步。这是共产党联蒋抗日所采取的重大步骤。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也承认要与共产党谈判并停止国共武装冲突。5月初,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向全党提出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伟大任务。这次会议为迎接抗战的到来,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作了重要的准备。在此前后,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和两党合作的讲话。从此,结束了10年内战,形成了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实现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共湘鄂赣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共中央8月23日召开的“洛川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精神,发表了《为和平合作联合宣言》。宣言指出:“实行全民族抗战”,要做到“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有枪的出枪,有人的出人,有智识的出智识,集中全中国人力、财力、武力共赴国难,以挽救民族危亡于万一。”

随后,在中共中央代表董必武的帮助与支持下,湘鄂赣省委派江渭清等人代表鄂东南地区党政军组织与国民党湖北省主席、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漕谈判成功,将鄂东南红军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三营,开赴苏北抗日前线。这标志着鄂东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随着中共大冶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大冶地区的统战工作也积极开展起来。早在1937年9月,董必武回到武汉,建立八路军驻汉办事处,领导湖北的工作。10月,成立湖北工委。年底创办“汤池训练班”。招收爱国青年,流亡学生,培养一批骨干,并先后派共产党员赵龙骥、侯斌彦、胡特庸、陈力群、吴子义、林平、郭亮等8人到大冶工作(其中林平、郭亮虽不是汤池训练班毕业的,但他俩也是以这个名义来大冶的)。他们住在大冶县政府,以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建设厅委任的“农村合作事业指导员”的合法身份,在大冶农村广泛接触各界人士,以交朋友的方式从事党的统战工作,并开办抗战常识训练班。组织战时乡村促进会,建立大冶通讯处,积极组织合作抗日行动。

与此同时,周恩来、郭沫若等也先后派遣各种抗日救亡团体来到大冶,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大大鼓舞了大冶军民的斗争意志,激发了大冶工农群众的抗日热忱。在中共各级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大冶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起来,许多抗日团体纷纷建立。在城乡还普遍建立了“战地服务团”,组织民众修路补堤,担架运输,筹集粮草,迎送队伍,慰劳伤兵,在大冶厂矿二门外叶家塘设立伤兵医院,治疗伤员。各演剧队、歌咏队轮流为士兵演出宣传(如大冶中学就成立了“大冶中学战地服务团”,组织师生积极支援抗战)。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国民党广大士兵的爱国情绪,使他们能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为国捐躯。

大冶中心县委成立后,为了推动大冶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印发过数万份《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广泛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还通过教唱革命歌曲、演剧、办抗战墙报、办救亡刊物、举行街头讲演等多种形式,号召广大军民团结抗日。大冶中心县委民运部长冯玉亭,在国民党西北军六十旅旅部驻扎其家中时,和该旅旅长、参谋长等建立了较好的统战关系,他组织“独立六十旅战地服务团”,并任服务团团长,积极主动为该旅筹集给养。1938年10月独立六十旅撤往湖南,冯被委为“六十旅后方留守处”负责人,并受托代管该旅留下的一批军需物资(计枪70余支,子弹数千发,手榴弹几百颗,还有军装、防毒面具等),从而为大冶地区党组织建立抗日武装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这个时期大冶地区党组织开展的统战工作是有明显成效的,为团结大冶全体军民共同抗战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