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冶工矿区党的组织进行恢复和重建的同时,大冶农村党的组织也陆续恢复、重建。1938年2月,湖北省临委将在“湖北省农村合作委员会农村合作人员训练班”(即应城汤池训练班)毕业的胡太阳(胡特庸)、张熔、徐玉、陈力群、冯玉亭、王泽宏、吴子义、金寿海8人派到大冶同先来活动的中共党员赵龙骥、侯斌彦取得联系,在大冶广大农村开展抗日宣传,从事党的组织活动。他们以农村合作事业指导员的身份,在大冶办起了抗战常识训练班。组织战时乡村促进会,并建立了大冶通讯处,为党在大冶农村的恢复和发展作出艰苦的努力。4月,中共大冶县特别支部委员会成立,书记赵龙襄,组织委员侯斌彦,宣传委员冯玉亭,委员胡特庸,驻地大冶城关镇。隶属省临委和工矿区特委领导。特支成立后,其工作重点是把合作社的贫苦农民和掉队的同志以及二战时期流散的红军组织起来,进行抗日救亡工作。不久,因阳新“刘青事件”影响,特支成员被迫转入分散隐蔽活动。
7月下旬,林平来到大冶后,同大冶特支一些分散进行隐蔽活动的领导人一起组建了中共大冶中心县委,林平任书记,郭亮(女)任组织部长,陈力群任宣传部长,冯玉亭任民运部长,石窑工矿区特委其他同志返回武汉。中心县委驻地在大冶县城关。大冶中心县委成立后,迅速恢复了大冶城关、姜桥、殷祖等地的党组织。
不久,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冶地区党的组织力量,适应农村抗日工作的需要,更好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湖北省委决定充实大冶中心县委的领导力量,重新调整了中共大冶中心县委的领导成员。于8月初派省委委员、鄂南特委常委、组织部长刘青偕同特委委员郭益进(人称大老郭)到大冶,同月的一天晚上在大冶县城北门附近陈力群的家中召开会议,郭益进、林平、郭亮(女)、马泛舟、冯玉亭、彭济时、吴子义等组成中共大冶中心县委,郭益进任书记,林平任组织部长,郭亮任宣传部长、冯玉亭仍为民运部长,彭济时任军事部长。并下辖大冶、阳新、鄂城等地党的组织。刘青作为特委代表,指导中心县委的工作,会上郭益进书记发表了讲话,他说:“从今日起,我们肩上的担子就重了,目前大冶正处在战前的混乱时期,各阶层、各种人正在分化、瓦解,也正在重新站队、组合。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抗日。”接着宣传部长郭亮发表了意见,她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是对的,但我们要有自己的主张,不能做别人的尾巴,更不能受人摆布,要独立自主。”她还说:“国民党大冶县县长向铁不是卷资逃跑了吗?他们对人民有恨,见日军害怕。国民党部分官员们,假抗日,真反共,是他们一贯的伎俩。”然后进行了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心县委重建后,主要工作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理论和主张,广泛发动群众共同抗日。会后,中心县委成员分头深入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中共大冶中心县委调整后,阳新、鄂城、大冶地区进一步形成统一抗日的领导核心。大阳鄂地区各级基层组织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阳新组织了二区、四区等区委和其他一些支部,大冶县组建了刘文武、大冶城关、石谷音、姜桥、何锡铺、西凉亭等党支部。
大冶沦陷前夕,中心县委成员离开城关,搬到七里界冯玉亭家里住。其间,多次开会,分析形势,研究应变策略。决定兵分两路:林平、郭亮等7人“下湖”,转移到彭和庄彭济时家中;刘青、郭益进、冯玉亭等“上山”,转移到刘文武村。转移后,分头组织抗日武装。
彭和庄在大冶湖畔,但离大冶县城太近,隔湖相望,并有大路相联,境内又只有几座低丘矮岭,不宜打游击。林平在那里住了几天,便上了阳大边境的项家山。项家山位于万山丛中,藏于密林深处,远离城镇,群众基础不错,是个打游击的好地方。11月初,林平和程贤友等到刘文武村开县委会,会上,大家认为项家山的条件好,便决定刘青等10个同志上项家山,加强那里的工作。冯玉亭、胡特庸仍留在刘文武村工作。中心县委书记郭益进则去宜昌找省委汇报工作。
大冶中心县委迁至项家山后,随即在项家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项安之任书记,项以德任组织委员,项隆臣任宣传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