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中共中央派郭述申到武汉,组建了中共湖北省工作委员会(12月改为中共湖北省临时委员会)。着手在全省各地恢复、重建和发展党组织。
1938年初,中共湖北临时省委决定将原属鄂东党组织领导的大冶地区50余名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回大冶,并派张明(曹国瑞)、蒋立(姜铎)到大冶筹建中共石灰窑工矿区特委。张明以《新华日报》推销员的身份作掩护,通过隐蔽在工矿区的红军干部干仲儒(时任大冶厂矿国民小学教导主任,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和源华煤矿机电工人吴运铎(中国的“保尔”,建国后曾任国家兵器工业部顾问)开展党的工作。蒋立则利用其舅父任利华煤矿矿师(矿长)的关系,以该矿练习生的身份作掩护,秘密建党。张明和姜铎先后发展了王表(姜浩南)、王胖子(真名不详)等一批优秀工人入党。1月20日前后,张明调任中共黄冈中心县委宣传部长。省委决定由蒋立、秦镜湖(兼黄冈中心县委交通员)等组成中共石灰窑工矿区特委。不久,中共石灰窑工矿区特别委员会在大冶厂矿铁厂正式成立。书记:蒋立,组织:秦镜湖,宣传:王胖子(后为张健)。属省临委和黄冈中心县委双重领导。下辖大冶、鄂城两县党组织和石灰窑工矿区各支部。特委成立后,还自办了机关报《工人抗战报》。特委当时的工作重点是发动群众参加救亡运动,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扩大党组织。短时期内,大冶厂矿、利华煤矿、华记湖北水泥厂先后成立了党支部,党员人数很快发展到100余人。由于工作出色,广大工人都积极投入到救亡活动中去,蒋立也引起国民党区党部的注意。5月,根据省委的安排,蒋立调田家镇要塞司令部,派青年党员黄德钦接任特委书记,特委驻地移至中窑湾。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日军溯江而上,战事临近,特委改属省委直接领导。这段时间特委的工作重点是组织抗日武装,协助当地工厂拆迁。6月,黄德钦调钟祥县委工作,省委任命林平为特委书记,特委机关驻地又迁到了石灰窑山背煤矿区。由于战火临近和石灰窑地区的工矿企业基本拆迁,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农村。7月,省委决定撤销特委,林平被派往大冶农村,同当地党组织一起组建大冶中心县委,在广大农村开展创建敌后抗日游击武装,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