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反“围攻”,反“扫荡”斗争

04-28 16:42  

大冶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是根据地各地方武装配合新四军十四旅驻江南部队不断进行反“围攻”、反“扫荡”的结果。大冶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日伪就感到胆颤心惊,国民党顽固派觉得如坐针毡,恨不得即刻除之而后快。1942年8月,日军3000余人,从通山、龙港等据点出动,国民党九战区调动二十四军、五十八军所属的一三三师、一三四师、新十三师、新十五师等,加上土顽匪共2万余人,从通山、湘北出动,分路包围鄂南兵团指挥部驻地谈家桥、刘仁八一带。新四军主力当机立断,闪开敌锋,避开国民党进攻部队,大踏步跳回江北,粉碎了日顽的围歼阴谋。

主力部队撤离鄂南前夕,留下两个营,成立了鄂南游击司令部,由罗通、岳林率领,伸向大幕山桃花逢制敌人,掩护主力北撤,然后分别转入咸崇蒲山地和沿江一线,化整为零,坚持斗争。不久,岳林带领一个营也返回江北,罗通带领四十一团和地方武装,在敌人后方时而分散,时而集中,机动灵活,沉着应战。一次,新四军在官埠桥公路以南的老蟹桥村佯装宿营,日军半夜偷袭扑空,二营陈国卿小分队巧杀向马枪,打得日军鬼哭狼嚎,狼狈逃窜。

根据地的工作每前进一步,都是和主力部队反“围攻”、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分不开的。1942年11月间,成渠部来谈家桥设立据点,企图取代廖义华部控制谈家桥阻扼新四军东西通道,新四军很快拔除了这个据点,歼灭其一营兵力。不久,驻鄂城、铁山之敌,分四路“扫荡”鄂大根据地,驻大冶城、金牛、阳新、保安日伪军数千人同国民党九战区5个团,再次向鄂南兵团指挥部谈家桥、刘仁八进攻。日伪军跟踪至龙角山,新四军指战员英勇抗击。敌伪伤亡10余人。阳大后勤机关和学校遭破坏,一部分学员和梁立林等10多个女干部被俘。为了避免与川军磨擦,刘少卿、杨学诚率主力返回江北。留下新四军五师特务团一营和大鄂抗日大队合并,成立了大鄂指挥部,岳林任司令员兼政委,李洛任政治部主任。

12月,国民九战区5个团的川军,以土顽廖义华为先锋,向大鄂地区进攻,为了避免其锋芒,大鄂指挥部撤出谈家桥,退守大茗山、黄金山一带,国民党顽军步步进逼,大鄂指挥部予以还击。当双方展开激战时,保安据点日伪百余人立即出动,企图从侧面夹击大鄂指挥部,指挥部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利用山区沟壑有利地形迅速转移,脱离了险境。与此同时,冯玉亭带领几名游击队员在张克诚附近袭击了国民党顽军情报小组,活捉少校特务组长李文涛,缴获手枪1支。

为了阻止顽军前进,大鄂指挥部在铁山以南的张伏山、车桥、张克诚一带构筑工事,同时向在樊湖检查工作的鄂南兵团指挥部政委杨学诚报告了大鄂的作战情况,杨指示大鄂指挥部立即转移至樊湖三山。转移途中,数十名日军突然从铁山据点向指挥部扑来,并发射炮弹数十发,顽军见日军进攻我军,亦向我军发起攻击,情况十分紧急,大鄂指挥部决定立即行动,马上向日军据点藕塘、还地桥方向突围,出敌不意,攻其不备,藕塘、还地桥日军据点兵力空虚,不敢堵截,大鄂指挥部顺利越过公路,到达樊湖三山。

年底,马钦武顽军一部侵犯阳大地区,刘少卿、罗通率四十团、四十一团追到长港,将其围歼,活捉其大队长以下人员四五百人;第二天,马钦武率队来援,新四军堵击于横山,又歼敌四五百名。1943年初,盛瑜所辖之别动军马钦武窜至樊湖木门、解洲等地建立据点,将武鄂通往鄂南山区的通道堵死。廖义华部攻占谈家桥后,企图占领鄂大,封锁江北新四军进入鄂南,并于1943年4月,从碧石渡、陈家桥越过公路,进犯鄂大。四军分区接到顽军进犯大冶的情报后,由熊作芳司令员率2个营的部队,夜渡长江,反击顽军。进入鄂大赵家寨未见顽军踪迹,天亮后顽军突然向新四军发起攻击,新四军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立即进行反击,一直追到碧石渡,打死打伤顽军数十人,抓获30多个俘虏,缴获电台1部,机枪1挺,步枪30多支,顽军被击退。尔后,廖、马二部联合进攻鄂大,在碧石渡附近与四十一国遭遇,被新四军击退。为了确保新四军主力进出鄂南山区的通道,鄂大工委书记王表曾多次率领鄂大总队配合四十一团二营出击顽军廖义华部驻地谈家桥、刘仁八等地,以控制鄂城至大冶,铁山至金牛之间的地区。与此同时,铁山、碧石渡等据点的日伪军多次到鄂大地区“清乡”、“扫荡”,均被鄂大地方武装江防大队击退。

1943年4月,新四军四十一团参谋长石寿堂带一个营进驻三山,与大鄂指挥部协同作战。一天夜晚,大鄂工委书记李洛和石寿堂参谋长率部深入大鄂腹地,在金山店附近宿营。次日天刚亮,顽军便衣队十几人手提驳壳枪追赶新四军采买人员,新四军发《1后立即进行阻击,顽军仓皇逃窜。石寿堂、李洛通过分析,决定乘机深入顽军腹地,出其不意,予以袭击。第二天拂晓,新四军游击小组包围顽军,当300余名顽军进入我军伏击圈时,我军采取突击行动,与顽军短兵相接,将顽军切成几段,溃不成军。战斗不到两个小时,毙伤顽军数十人,俘虏十多人,缴获枪支弹药一批,部队胜利后撤回三山。

1943年5月,王表率地方武装配合四十一团二营,偷袭据守在刘仁八一带的廖义华部,先将其哨兵搞掉,直捣其司令部,消灭其两三百人,廖义华和他的小老婆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上就逃跑了。战斗很快结束。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数十支,还有战马、军衣等物资。

1944年3月,马钦武、廖义华纠集1000余人,趁机联合进攻鄂大,并占领了麻羊埔、杨四爰、康家港等地。鄂大工委书记王表一面组织武装力量奋勇抗击,一面组织撤退,并派人到江北向军分区报告顽军进攻情况,请求增援。同时派人通知池湖水上交通站,准备船只,迎接江北部队渡江。当天晚上,罗通率四十一团先行过江,到达池湖麻羊埴山下之康家湾。紧接着张体学率四十团渡江,开赴麻羊塘。两路部队会合后,立即组织反攻。于是在麻羊墙展开了一场激战,顽军处处受击,顾此失彼,四面楚歌。经过激战,马、廖两部溃不成军,狼狈逃窜。

1944年9月19日,铁山据点日、伪军100多人,袭击鄂大宋皇乡,鄂南指挥部派3个连的兵力,设埋伏阻击,击毙日官佐1人,毙伤伪军数人。缴获枪支弹药一批。日伪遭伏击,不甘失败,接着又派日军20人,伪军80人,在鄂大陈盛村安设据点,我军趁其立足未稳、冒雨袭击,敌受惨重损失后,被迫撤回铁山。

为了牵制鄂大周围据点的日、伪军,各区、乡武工队,积极配合县总队作战,在沿江,柯逢年带领二区武工队,活动于燕矶至黄石港一带,多次偷袭这里的日、伪据点,并将大冶五区伪区长镇压了。

日军侵占大冶期间,霸占着大冶铁矿,迫使中国战俘和劳工为其拼命采矿。鄂南指挥部采取里应外合,两次组织暴动,解救出中国士兵和劳工200余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参加了新四军;且迫使日本侵略者一度停止铁矿开采。这一行动,有力地打击了日寇“以华治华”、“以战养战”的罪恶政策。

新四军五师十四旅主力部队在各根据地地方武装的有力配合下,避实就虚,粉碎了日伪的多次围攻阴谋;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反顽、抗日的斗争胜利,积小胜为大胜。捍卫了以大冶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为开展抗日全面反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