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厂矿工人反欠饷、反解雇斗争

04-08 16:35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这种新形势下,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使北方的革命运动得到了新的发展。从此,全国工人运动从“二七”后的消沉局面进入了复兴时期。

大冶地区随着党组织的健全和发展,工人运动也开始复兴。

1923年秋,大冶钢铁厂一连拖欠工人3个半月的工资。为了维护工人的利益,秘密工会决定派陈汉祺、邓少祥带领几十名工人找副厂长翁德銮谈判,要求补发欠饷。工人代表对翁说:“我们今天到这里(指厂长办公室)来上班了,快发工资吧!”翁见工人代表找他要工资,吓得躲了起来,叫一名职员告诉代表:“厂长到富源、富华借钱去了,你们上工去吧。”工人代表说:“没有饭吃不能干活,发了3个半月工资再上工。”等了半天,仍不见翁德銮出来,陈汉祺等分头通知全厂工人举行罢工,顿时工人蜂拥而至,把办公楼团团包围了。中午,一名外国技师口袋里装着两个大面包,匆忙走上办公楼,当工人知道面包是送给翁的时候,将面包捏得粉碎。下午4点左右,被困在办公楼的翁德銮无计可施,即派机械师李永庆出面,答应先补发一部分工资。这次罢工,取得了工人运动复兴后第一次反欠饷斗争的胜利。

汉冶萍公司所属的大冶钢铁厂建成后,由于各种原因,“生意萧条,弥不敷出”,亏损银元700余万元。资本家长期拖欠工人工资,并不断地解雇工人。1924年春,又准备拆掉在江边修建的一座八卦炉,再次解雇工人。这时,先后被解雇的工人已达1122人,因而激起了工人们的愤怒和反抗。大冶厂矿党支部及时召开党员会。决定立即组织工人举行罢工斗争,要求厂方发还欠饷和恢复被解雇工人的工作,如工人不愿留厂,亦应发放3个月的工资作离厂费。正在这时,刘少奇、李立三等受中共中央的委派,前往上海地委协助工作,途经港窑湖了解工人的情况,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指导了这次罢工斗争。据王只谷(老红军)回忆说「刘少奇、李立三是来调查的。他们住在石灰窑石头洞上面工人俱乐部的房子里。当时派工人去守卫,有我一个,我亲眼看到他们。这次罢工斗争是整个汉冶萍公司和大冶钢铁厂工人一致行动的。许之桢多次出面交涉谈判。”大冶厂矿工会一方面派仇国升、郑明星等人带领工人代表同许之桢一起找厂方说理,另一方面组织了500多名工人,成立“奋勇队”,包围办公楼,还在大门口、各路口设卡布哨,密切监视资本家及其走狗的破坏活动。由于工人团结一致的斗争,经过3天谈判,厂长季厚%不得不在条件书上签字,接受了工人提出的全部条件。大冶厂矿工人反欠饷、反解雇斗争取得了胜利。

在大冶厂矿工人罢工斗争胜利的鼓舞下,华记湖北水泥厂党支部和秘密工会也领导工人开展了反欠饷斗争。工人们将管理(厂长)团团围住,索要全月工资。管理无可奈何,只得要求原工会负责人周良芳出面调解,并答应继续筹款补发,用布告昭示信誉。该厂在给启新洋灰公司的急函中云:敝处七月份工资,因无法筹划,管理在汉,仅仅筹得半数带厂,正与各领工磋商,暂发半月,不料各工友良莠不齐,今展邀集数百人,将管理围住,要挟开发全月工资,嗣得工会各方面主要人出面调解,由本厂一面布告各工友暂发半月,一面急电西所,请再为筹款,复为续发,始得解此围困。

由于大势所迫,厂管理亦不敢不履行自己的诺言,几经变通,终于如数补发了欠发的工资。华记湖北水泥厂工人反欠饷的斗争也取得了胜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