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59年9月13日,运动员在北京工人体育举行的首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列队步入会场。新华社发
新华社天津8月18日电 全运会倒计时10天:推开全运门,触摸体育魂
经过六年的紧张筹备,再过十天,第13届全国运动会火炬将传递至天津“水滴”体育场,点燃全运会开幕式上的熊熊圣火,点燃中华儿女的澎湃激情和缤纷梦想。
图为第六届全运会吉祥物,手持火炬的小山羊。新华社发
读全运历史 懂中国体育
体育是什么?运动会又是什么?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也许会有不同的答案。
而在中国,读懂了全运会,便基本有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因为,全运会既是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演变的缩影,也是中国社会成长进步的见证。
全运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中走来。1959年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的首届全运会,是中国体育健儿的联欢大会、竞技舞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迎来改革开放,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中国体育掀开崭新一页。第四届全运会开始与奥运会项目接轨,第五届全运会首次出现了赞助性广告,第六届全运会首次拥有吉祥物……
“全运练兵,奥运夺金”,精炼地概括了这一时期全运会与奥运会的关系。在国内赛场锤炼后的中国健儿,在国际赛场成了奖牌“收割机”:朱建华连续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中国女排豪取“五连冠”,跳水、举重、乒乓球等涌现多支“梦之队”……
国运兴,体育兴。全运会四年一届,竞技体育节节高。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丰收,中国竞技体育攀上了史无前例的高峰。
当我们一次次登上最高领奖台享受荣光,也深刻认识到:金牌,并不是体育的全部。
在天津举行的第13届全运会,让人们看到了体育观念的转变和体育变革的发生。
群众项目开始登上全运舞台:广场舞跳出了新时尚,轮滑滑出了新天地,太极“推”出了新未来……19个群众项目在全运会绽放光彩,让人们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
图为2017年7月5日,贵州队选手方若曦在群众比赛围棋业余组女子个人赛中思考。新华社记者张誉东摄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当体育的价值取向不断丰富,当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更趋向多元,全运会也正在回归“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应有之义,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贵州“围棋小将”方若曦从7岁开始学棋,10岁进入冲段棋手的行列。如今,15岁的她在全运会围棋决赛中接连战胜各路选手,为贵州夺得了全运会历史上的首枚围棋比赛金牌。
“围棋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激发我拼搏向上,健全了我的人格。”方若曦说。
湖南农业大学舞龙队教练彭成根带领一波大二学生参加了全运会舞龙决赛,他说,舞龙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今的湖南农业大学,专门开设了舞龙选修课,每年有千余人次选修。学校的龙狮俱乐部,每周都有固定时间练习舞龙。
体育运动的魅力和动人,决非只在夺牌之时,每个拼搏进取的瞬间,都值得喝彩。全民参与,乐享其中,将中华体育精神在群众中传承发扬,意义之重胜过奖牌本身。
全民健身的号角已经吹响,健康中国的蓝图已经绘就。当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比翼齐飞,体育大国终将迈向体育强国。
图为2017年8月12日,山东省轮滑代表队选手王鼎郁馨在南京举行的第13届全运会群众比赛轮滑项目女子花式绕桩决赛中。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万事俱备 静待绽放
第13届全运会开幕场馆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水滴”,在鲜花与绿草的簇拥下生机勃勃;夜晚,五彩缤纷的灯光则将“水滴”装点得美轮美奂。
相距不远,海河呈现出别样的诗意与美。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海河两岸都变成光影世界。选择一个游船码头,乘坐游船在海河中缓缓驶过,在流光溢彩的夜景灯光辉映下,一幅优美的画卷随着船行徐徐展开。
这是万事俱备、只待全运会灿烂绽放的天津,这是张开怀抱、笑迎八方来客的天津,这是即将云集各路高手,吸引世界瞩目的天津。
如今,天津全运会全部比赛场馆悉数建设完毕,整装待发,迎接运动健儿们在此挥洒汗水、分享喜悦。
“这幅画要不再往左边摆摆吧!”天色渐晚,天津全运村运动员村里“文化驿站”依然热火朝天,夏慧卿正和同事一起调整屋里的摆设。她是全运村宣传与文化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她负责的“文化驿站”装修布置虽已基本完成,但还在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优化。
“本届全运村在我国运动史上规模最大,入住人数最多,并创纪录运营26天。”全运村村长、天津河西区区委书记贾凤山表示,通过抽调精干力量,密切配合,全运村构建起了协调高效的组织运行体系。
志愿服务体现了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与温度。凌晨三点,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志愿者李璇依然面带微笑,守候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等待着即将抵达的外地运动员。“我希望能够为这项体育盛会付出一点自己的努力。”李璇骄傲地说。
全运会组委会志愿者部部长、共青团天津市委副书记王凤透露,1.7万名全运会志愿者全部就位,届时将遍布在47个比赛场馆、全运村、接待站点等各个服务地点,工作岗位涵盖竞赛支持、场馆运行、媒体服务、接待服务、开闭幕式展演等赛事组织运行的所有方面。
赢得全运会举办权六年来,天津的城市建设品质不断提升。特别是最近半年多,天津为迎接全运会进行的城市综合整治,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家乡出现的新面貌。
全运会组委会市容环境部副部长翟千德说,为了迎接全运会,天津市已对100多条道路、2900多栋建筑立面进行了综合整修,全市新建提升绿化面积1632.4万平方米,栽植乔灌木372.6万株,关停淘汰落后污染企业101家。此外,还在54条里巷道路清理杂物、补全照明设施、硬化裸露地面,改善出行环境。
“我们全面推进机扫水洗全覆盖,对垃圾堆物实施‘以克论净’的专项考核,城市净化水平明显提升。”翟千德说。
全运会火炬传递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点燃了津城群众的热情。接下来,全运会还有更多看点及惊喜待揭晓。
全运会火炬27日如何点燃?这成为了最近天津老百姓“朋友圈”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次全运会开幕式上将以体育仪式为主,文体展演为辅,更大限度体现体育的元素。天津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众多曲艺形式发源、兴盛和发展之地,开闭幕式中也会最大限度地展现天津地域文化特色。
全运会正赛揭幕后,包括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在内的众多顶尖高手将一较高下,乒乓球、跳水、举重等中国优势项目的争夺,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世界大赛,含金量颇高。
一场属于全国人民的体育盛会即将在8月27日至9月8日精彩上演。天津准备好了,热爱体育的你准备好了吗?
2017年6月21日,工作人员在天津滨海新区东疆湾景区的帆船、帆板器材冲洗停放平台绘制全运会的吉祥物“津娃”和会徽。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全运惠民 增强百姓获得感
让全运会回归群众,这个理念不仅仅体现在专门举办群众项目比赛上,更体现在将体育盛会的方方面面与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真正联系在一起,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市民自信,增加群众的休闲运动场所,切实增强百姓的获得感。
站在天津城市的街头,蓝天白云下是铺设一新的路面,洁白的斑马线和整齐的行车道给人以舒服的视觉体验,而穿过大街小巷,临街建筑翻修一新的外立面也让这座城市在历史中走向新篇。
“借全运会的东风,天津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也让我对家乡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天津市民田晓蕊说。
民众的信心让他们对城市发展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这一点从正在进行的全运会火炬传递中便可以看出。在巍峨的盘山脚下,在美丽的东丽湖畔,在熙熙攘攘传承体育一百多年的民园体育场……火炬手们坚定的脚步之上,是他们投身家乡建设的那颗火热的心。
“全运会能够落户天津,是对天津城市建设和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好肯定,但全运会不光是天津的盛事,也是中国的盛事,一次成功的全运会,将让世界看到一个开放的中国和一个现代化的天津。”全运会火炬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说。
“以全运会为契机,我们将为天津的建设做出更多力所能及的贡献。”全运会火炬手、天津博奥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栾大伟说。
一百多年前,中国的许多近代体育活动从天津发祥,当时的北洋大学、南开学校等便是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以“惠民”为宗旨的全运会再次将阵地向学校和社会倾斜。
从天空中俯瞰,一座方中有圆的现代化建筑在天津科技大学的校园中拔地而起——这是该校的体育馆,也是本次全运会的新建场馆之一,将承办蹦床和艺术体操比赛。天津科技大学大二学生王玥说:“这座新建体育馆不仅为全运会服务,之后也将成为我们上课和运动的场所,相比之前寻找运动场所的各种不方便,我现在特别期待下学期的生活!”
据十三运组委会场馆工程部工作人员汤浩介绍,本届全运会在天津共有47个比赛场馆,在利用11个现有场馆的基础上,提升改造15个场馆,并新建21个场馆,其中4个由体育局集中建设,10个分布在高校内,2个建设在郊区,5个由社会力量建设。
“这样的场馆布局充分考率了体育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最大化,使比赛场馆建设与高校教学、体育训练、全民健身活动及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社会参与度。”汤浩说。
全民全运,全运惠民!这正在成为现实,更是全运未来的方向!
这是2017年7月25日拍摄的全运村文化驿站。新华社记者曹灿摄
这是航拍的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2017年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来源丨新华社
记者丨张泽伟 毛振华 李鲲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