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容师”的坚守和企盼

04-19 10:22   今日大冶  

他们,是城市里最早起的一群人,是城市里最不可或缺的一群人。是他们,扮美了我们的城市。他们,就是工作在环境卫生第一线的环卫工人。

每天,在中心农贸市场门口的西桥街,都会有市民看到周伞推着环卫垃圾车经过。她经过的地方,地面干净了、垃圾清理了、环境整洁了。而在这片区域,她已经坚守了8年。

 无声  再苦再累终为扮美城市

今年67岁的周伞,2009年从老家刘仁八镇来到大冶城区。从那时起,她就一直和环卫工作打交道。“刚做这份工作时,有点吃不消,每天回到家都很累,不知不觉这么多年过去,也就慢慢适应了。”她笑着说。

周伞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6点到下午6点。通常其他工作的工作时间为每天8小时,但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地点特殊,所以她的工作时间要增加几个小时。

每天清晨5点,周伞便准时起床。当人们还在睡梦中,她已经推着垃圾车、拿着扫帚在道路上清理垃圾了。“一般会在早上,趁着上班的人还没出门、来往车辆又比较少时,把垃圾全部扫完。”周伞告诉记者,因此她经常5点半左右就开始工作。“最害怕遇到刮风和下雨。一刮风,街边的垃圾就会到处乱飞。而下雨天,地上的垃圾就很难扫起来。且不说垃圾被风吹得到处都是,有些路面还会有很深的积水,都快把垃圾淹了,扫起来就很不方便。”周伞对记者说。

“扫了这么多年马路,我都不知道我扫了多少吨垃圾出来,我也不知道我保洁过的面积有多大,反正我知道,低头把活干好,让马路上少点垃圾。工作虽然是脏的、累的,但也得有人干呀!”周伞说,现在这几年环卫工人的待遇有点提升,不少市民对环卫工人也很尊重,这成了她们干活的动力。

这一条重复的道路,8年来周伞已经不知走了多少遍,从日出到深夜、从一个50多岁的中年妇女到如今即将步入老年。她用自己的默默奉献“保卫”着这个城市的洁净。

无奈  全心全意只盼获得理解

17下午1时许,此时的西桥街已是人声鼎沸,各种车辆、行人川流不息。记者根据此前和周伞的约定来到这里和她一起体验了一把环卫工人的工作。由于摊贩出街,人流量大,周伞跟其他环卫工人在进行清扫时也格外困难。尤其是中心农贸市场附近,小摊贩每到城管休息时,就会陆续出来摆摊,把整个街道占得满满当当。

“清扫时,常常会受到摊主喝斥、辱骂,或者干脆被阻止清扫。”负责这一路段的周伞不知道受过不少委屈,但这些她也只是放在心里。在个人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周伞通常只能等待城管上班,由城管与摊主协调。

每天,周伞都会着重留意西桥街区的卫生状况,“挺头疼的,这里毕竟是大冶市的窗口,即使是受委屈,也得把清扫工作做好。目前,我们最希望的是有关部门能够解决这些摊主违规摆摊的情况,把街道腾出来,方便清扫,也方便走路。”

在打扫过程中,由于过往人员及车辆繁多、街道拥挤,正当周伞准备把垃圾车放在路边时,一辆过往的电动车车主对她大声呵斥,周伞无奈地把垃圾车推往另一处,“我们每天在路上不知道会遇到多少这种事,虽然心里也是很不舒服,但也只能忍下了。”

无悔  不怨不尤惟愿共护环境

环卫工人的平均工资大概在1300元左右。一年365天,风里来、雨里去,顶酷暑、冒严寒,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工作在一线上。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每当节假日,市民最开心的时候,却是他们最累的时候。“春节是最忙的时候,产生的垃圾特别多。而那时,我们的工作量要比平常的大得多,一般会忙到晚上11、12点的样子,就连负责垃圾运输车的驾驶员也一样。现在大冶提倡“禁鞭”,往年的清明节鞭炮垃圾很多,今年实施禁鞭政策,所以清明节那天的鞭炮垃圾还好,不多。”周伞说。

“不过,累点、苦点,只是身体上的。最希望的还是得到配合和理解。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刚刚扫干净的路,再回过头来看,又会出现新的垃圾。”周伞无奈地说。如果看到有人随地扔垃圾,她会上前提醒一下对方,希望他能把垃圾放进垃圾桶内,但有时会招来一顿羞辱:“扫垃圾是你的工作,我们交了卫生费的。没有这些垃圾,你就没工作了。”“这里的垃圾本来就是由你负责,你不扫就会扣你工资,看你还扫不扫。”周伞说:“如果天一起风,像塑料袋、餐巾纸,或者旁边卖菜剥的蒜皮等,都会飞得到处都是。往往这种情况,都得反复两三次才能清扫干净。”

“西桥街的菜市场垃圾随处可见,打扫起来很费力。”周伞告诉记者,这些垃圾基本是卖菜摊贩所致,有时候根本扫不起来就得蹲下用手撵,垃圾车有时候装得满满的。“店主和摊贩遗留的垃圾,希望他们能自己装在袋子里,然后她一一收取就可以了。不过,更希望的是店主和摊贩能主动将垃圾放入我的垃圾车内。”说完后,周伞又推着垃圾车开始了她下一段路的清扫了。

记者手记:

环卫工人不善言辞、说话的速度比较慢、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这是记者走近他们时的最初感受。不过,当真正穿起环卫服,拿起扫帚和他们一起扫地,并和他们一起推车聊天的时候,记者才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对环卫工来说,起早贪黑已经是再寻常不过了。但,如若不是亲自走近他们,我始终都不会知道,藏在这背后的那些故事和企盼。

在大多数理解中,环卫工人大概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他们既熟悉,又陌生,既清晰,又模糊。谁曾认认真真地走近他们,去探求过属于他们的内心世界?

大半环卫工人都不知道马路的尽头在何方……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感受,只有你走近他们,用心聆听,用心交流,才能真正地感受到。

离生活越近,离真实越近。因为了解,才会感同身受。因为理解,才会发自肺腑地尊重。环卫工不应该单是一个符号,他们是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默默影响着整座城市。他们所拥有的最普通不过的喜怒哀乐,应该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尊重!(记者 刘娟 文/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