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被分配到山村学校的教师们,大多都是学校和孩子们的“过客”。但殷祖镇花市小学,因为5名新机制教师的到来,变得不一样了。她们中,有的来自外省,有的是家中独生女,但她们拥有相同的信念:扎根在广袤的农村,为乡村学童播撒知识的火种。
背井离乡执着坚守梦想
王雅雪,毕业于湖北经济学院,当时的她本可以回到故乡河北邯郸,从事工业设计相关的工作。但她为了追寻纯真的爱情,毅然放弃较高的收入,来到丈夫的老家殷祖,成为一名新机制教师。
2013年8月底,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将王雅雪拉到花市小学。当时的校舍,除两栋旧教学楼外都是平房,地面满是泥泞,教室的桌椅也早已破旧不堪。
王雅雪被眼前的一切震撼了,她不禁想起自己小学时的学习环境,不说有天壤之别,但跟眼前的模样相比也好很多。但看到孩子们渴望求知的清澈眼神,听到孩子们朴实天真的无邪笑声,一切顾虑都被打消了。
“一见到这些淳朴的孩子,我就喜欢上他们了。”王雅雪说,自己拖着行李,站在操场上环视四周,天空蔚蓝而高远,“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在她的心头油然而生。
然而,艰苦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当年,与王雅雪一同分来的7位新机制教师,住的教师宿舍还是危房,大雨大漏,小雨小漏。碰到断水的日子,还得拎着桶到学生家里打水喝。
近两年,全面改薄开始实施,学校陆续盖了或正在盖教师周转房,一室一厅,宽敞明亮,解决了教师的居住问题。可当年与王雅雪一同招考来的新机制教师,不是想方设法考走、调走、就是辞职了。王雅雪留到了最后,也在不断挑战中,成长为一名年轻的常务校长。
如今,王雅雪的丈夫和公婆在甘肃金昌从事古建工作,2岁的女儿被送到邯郸交给父母照顾。有人问,跟着丈夫一起一家团聚,为什么还留在这么偏僻的山沟教书?
“当初,因为爱情,可以随时为他疯狂;如今,因为梦想,常能让人为之赴汤蹈火。”在王雅雪心里,就是为了一个梦想——为乡村学童播撒知识的火种。
年轻教师为教育注入活力
王雅雪的梦想,也是许多新机制教师共同的心声。“从小就觉得教师很神圣。”同校的新机制女教师程红玲说,“我从农村走出来,2014年通过招考又回到农村,就想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下陆女孩冯妮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2016年毕业后,通过新机制教师招考成为花市小学六(1)班数学、英语教师。因为学校450多名学生,只有11名在岗在编老师,一个老师最少要跨两门学科,一周要上26节课。一个老师请假,全班就得停课。上班不久,冯妮芳感冒了,为了不耽误学生一堂课,她硬是吃了大半盒感冒药,撑到周五放学回下陆,才到医院挂水。
与冯妮芳同批进入花市小学的新机制教师,还有曹欢和黄百灵。尽管环境艰苦,但并没有让这群年轻的女孩打退堂鼓。然而,这份工作也给她们增添了难题。“身边有亲戚朋友给我介绍对象,一问我的职业,我说当老师,再问在哪所学校,我说殷祖,他们一听是在偏远山区工作,都退避三舍。”冯妮芳无奈地说。
班上的学生虽然小,但都很懂事。他们私底下为老师的终身大事操起了心。学生小刚(化名)爸妈离婚了,有一次,小家伙认真地找到黄百灵,天真地说:“我把爸爸介绍给你。”黄百灵哭笑不得。回头一想,正是孩子喜欢她,才会把爸爸介绍给她,好让黄百灵给他当妈妈。
过去,花市小学生源流失严重。而如今,它已经成为殷祖镇生源第三的小学。同时,该校还承担起黄石市级语文、数学课题。像王雅雪这样的新机制教师们,撑起了偏远小学教育的半边天。在她们身上,能够感受到年轻人对青春的定义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链接
新机制教师:2012年3月,湖北省政府为了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意见》(鄂政发[2012]30号)文件,明确规定“从2012年起,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进教师,实行全省统招统派、经费省级负担、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农村学校使用的补充新机制。”简称“新机制教师”。(今日大冶记者 周曼茹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