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站好“四班岗” 全力保障药械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

03-25 07:55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周雨婷 通讯员 黄银涛 李精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相关防疫用品、药品等储备量和价格动态持续受到广大市民关注。针对这一情况,市市场监管局主动出击,站好“四班岗”,防疫和监管两手抓,一方面协助市内药品零售企业多方组织货源,稳定市场供应;一方面加强监督检查,维护市场秩序,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起牢固保障线。

站好“前哨岗”。疫情发生初期,市市场监管局紧急召开医药连锁公司负责人专题会议,要求全市零售药店每日统计防疫物资销售和库存情况,积极组织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货源,加大力度投放市场,最大限度满足市民需求。

该局对全市零售药店销售“退烧药”“止咳药”药品、“口罩”类产品实行实名登记报告制度,对全市零售药店相关药械销售情况实时动态监控,每日上报,充分发挥零售药店早期监测作用,更加有效地辅助全市新冠肺炎疫情精准摸排。截至3月11日,共摸排全市各药店累计销售退烧、止咳药品登记信息1088人次。

站好“供应岗”。畅通“绿色通道”,助力激活本市供应源。该局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走访市内1家防护口罩转产企业——湖北百世吉服饰有限公司,按照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分工,为企业提供产品质量技术指导和政策协调,协助企业解决复产实际问题,坚决守住相关药械质量安全底线,促使我市口罩外购型向内供型转变。

积极动员药品行业人员通过人脉资源购进防控物资,要求各医药连锁公司总部主动对接供货商,争取有稳定的防控物资供货渠道;请求上药科园信海医药(黄石)有限公司和黄石国大时珍药房有限公司予以支援。截至目前,共筹购口罩约200余万个,84消毒液2600余桶,酒精1000余桶。

站好“服务岗”。为让市民少跑路、减少出行,自2月11日起,该局在《今日大冶》和大冶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大冶市部分药店口罩、消毒液购买指南》共26期;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抵制恶意哄抬价格行为,积极发动药店经营者开展捐赠志愿服务,红佳药店、得人心药店车站店、晴安药店北门店等共免费向市民发放口罩30000多个;为药店从业人员,防控物资配送车辆办理通行证500余张,以保证药店能够开门营业,防控物资能够配送到位;为无体温枪开门营业的药店配送体温枪30余把,增加药店从业人员的防护屏障;委托市国药公司对筹购的防控物资向全市药店进行配送,建立购销台账,做到账目清、底数明。一个多月以来,我市口罩价格基本控制在1.8-2.8元/个。

站好“执法岗”。该局深入开展药械流通监管保障市场秩序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行为。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加大市场巡查力度,深入各辖区对疫情期间药械市场进行实地督查,督促完善口罩、抗新冠肺炎药品、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的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保证防控药械来源合法。

该局制发《关于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的告诫书》送达全市零售药店张贴告示,制作《疫情防控期间防控物资公示牌》,要求各药店每日对防控物资价格进行动态更新,提醒消费者积极发现价格和质量等违法行为;发挥12315平台热线作用,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及时受理和妥善处置市场监管领域方面问题;同时做好12345公共服务热线交办的防疫用品、生活必需品消费诉求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有效调处纠纷。1月25日至今共受理口罩等防控物资价格和质量投诉举报143起,且均在第一时间分办处置,办结率100%。

疫情防控开展至今,该局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9960人次,检查药品经营单位1960家次、医疗器械经营单位1441家次,查处口罩等防疫用品价格违法案例2起,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例10余起,严厉打击了个别经营户借疫情防控之机违法获利行为。

责编丨刘琪

值班总监丨万紫

值班总编丨余伟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