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打造我市地方文化特色,选取耳熟能详的经典文艺作品,并与活跃在我市文艺界的知名人士联系、沟通,推介本市文艺作品特色,特设此栏与读者共同分享。
古楼红色耀千秋
■朱从森
大幕阜山脉自南而北,宛如一条长龙,千里逶迤而来。在千年古邑铜都大冶西南约二十五公里处,天然围成一块山区盆地一一果城里。刘仁八镇刘仁八村就坐落在果城里腹地。在刘仁八村三房垴中,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建筑,它就是当年红三军团建军会议旧址,即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
进入馆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老的楼房,门楼顶上“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九个黑底金色行体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金字顶头,镶嵌着一颗硕大的红五星,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是原红三军团干部,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王平上将建馆时亲笔题写的。那藏锋蕴劲的运笔,字字凸显着中国革命历史的厚重与艰难。
这是一幢古老的中西式相结合的砖木结构建筑,数丈高的“一”字型排扇门楼,庄严雄伟。一律的“四六十”老式青砖,大气古朴。细如纳鞋索的砖路,洁白匀称。光滑泽亮的石头门夹,高大厚重。镶嵌着锃亮铜环和铜钉的朱漆大门,典雅华贵。这些特征表现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而那两行排列的圆拱窗户以及墙面上的分格,顶端齿柱构造,又微妙地彰显了西洋的古罗马建筑风格。这栋中西结合的古楼,是曾经富甲一方的大土豪刘步阶的庄园,始建于清朝末年,总建筑面积三千六百平方米。
门楼高高屋宇阔,陈列件件硝烟萦。高高的石头门槛内,是一个庄严而雄伟的世界。这是一进三幢连五相连相通的建筑,每幢两层,清一色的砖木结构。每幢之间的堂屋两边,都分别有两个对称的天井,既是采光和滴水之用,也是接福
纳财风水之需。每个天井地面由石板铺就,周围是汉白玉围栏。第一幢和第二幢中间有台阶相连,第二幢与第三幢堂屋相连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楼下楼上共有九个存室。有将帅生平简介,亲笔题词和战斗画面。存列的革命遗物、生活用品八十余件。一幅幅装上镜框的历史照片,再现历史风云。而那些当年战土扛过的刀枪,穿过的军装、蓑衣,用过的马灯、会议桌椅……无不让后人感受到中国革命历程的坎坷与艰辛,更加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1930年5月,红五军军长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在攻打江西萍江和修水县城胜利后,撤回湖北阳新三溪一带。同年六月,滕代远、何长工等参加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从上海回到鄂东,和彭德怀一起,在这幢古建筑里,召开了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即“刘仁八会议”。会议宣布成立红三军团,彭德怀任军团长,兼前敌委员会书记。滕代远任政治委员,邓萍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成立之后,果城人民踊跃参军,队伍由原先的七千余人迅速发展到一万余人。这支队伍在彭德怀的带领下,首先转战鄂东南。战士们英勇顽强,所向披靡,消灭了咸宁、蒲圻等六个县的地主武装,一举攻破湘北重镇岳阳。随后,在攻打长沙的战斗中,红三军团与守城敌人斗智斗勇,以少胜多,一举夺下长沙城。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以来,取得攻克省城胜利的第一次创举。红三军团在后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数十次战役中,取得了一次次辉煌胜利。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红三军团作为右前卫拱卫大军北侧,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率军进入湘桂边界,三军团与一军团互换,由右前卫变左前卫,对阵桂系军队,湘江血战,元气大伤。1935年初,遵义会议后,红三军团二战娄山关,其战斗之惨烈,在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生动再现。
1938年9月27日,日寇出动大批飞机轰炸大冶县城。飞机在空中搜寻,误把刘仁八当成了大冶。一阵狂轰滥炸,刘仁八村大部分建筑片刻成为废墟。幸运的是,这座古楼在那次轰炸中幸存下来。1993年,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被省政府批准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满岭长樱旌旗展,巅巍群山耀果城。刘仁八这块土地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红色轶事。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无论是红三军团成立之前,还是成立之后,它与中国革命始终同频共振。这里的每寸土地,无不染透了英烈的殷殷鲜血。万七门党支部遗址、尖山寺、南方寺秘密联络站;金柯村大冶县工农革命军委员会旧址;郑家沟“龙凤观”鄂南抗日游击队第二纵队司令部旧址;岩山下肖港坪战场;谈傅刘战场……多少坟冢墓碑,残垣断壁,弹痕刀印,鲜明地记录着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铭刻着果城人民的不屈与英勇。
巍巍群山丰碑起,古楼红色耀千秋。
作者 | 朱从森
责编丨朱学东
编审丨柯少杰
总编审丨柯梦然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