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蚊正醒来 北京蚊密度监测显示:居民区蚊虫多过养殖场

05-26 08:49  

5月23日,地坛公园,疾控工作人员在检查捕蚊设备。该设备通过放出二氧化碳诱捕蚊子。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北京六大场所蚊密度监测显示,越冬蚊刚苏醒数量不多;七八月蚊密度将达高峰

  居民区蚊密度0.34居六大场所之首

气温攀升,蚊虫苏醒,北京蚊密度监测工作也拉开序幕。本周,北京各类公共场所挂起了四百多盏“小灯”诱捕蚊子,经测算,北京市目前蚊密度为0.26只/灯·小时,尚未进入蚊密度高峰期。其中,医院、景区蚊密度较低,居民区蚊密度最高,达0.34。

测试工具:二氧化碳诱蚊灯

测试流程:在公园、居民区、民房、医院、景区和养殖场六大场所挂灯,悬挂2小时吸引蚊虫,并清点雌性数量,计算蚊密度。

 测试过程

  点“二氧化碳诱蚊灯”捕蚊

五月中旬,记者跟随东城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前往蚊密度监测点位之一——地坛公园进行布点。

蚊密度监测从下午六点左右开始。刚刚下完一场小雨,空气湿凉,工作人员用小车装着四组诱蚊装置,在地坛公园南门附近的一块绿地旁停了下来。当晚采用的监测方法是常见的“灯诱法”,工具是“二氧化碳诱蚊灯”。

诱蚊灯“头部”是一个倒扣小金属盘,悬挂一个小灯,用于夜间定位;腹部是一个小铁圈,通电后,中间扇叶通过旋转形成气流,可将蚊子吸入其下方网兜、落入尾部收纳盒中。

吸引蚊子的是放在地上的二氧化碳罐,打开开关后,二氧化碳会通过导管释放出来,导管出口被固定在小灯附近,蚊子喜欢接近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一旦接近导管,气流就会将其吸入收纳盒中。

诱蚊灯组装完成后,悬挂在四棵大树树枝上。现场,不少晚间遛弯的市民好奇地停步,询问这些小灯的用处。

什么时候测量蚊子也有讲究。根据统一要求,工作人员会在日落前一小时挂灯,日落后一小时收灯。“测之前我们会查看天安门降旗时间,它和日落时间是一致的。”东城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魏绪强是研究蚊虫的专家,他介绍,收灯后,他们会将其中的雌蚊子清点出来分门别类,有时会根据要求,将特定种类的蚊子交到上级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魏绪强告诉记者,居民区、医疗机构、旅游景点等场所也会进行蚊密度测量,由于市区内公园环境较好,定期有相关人员进行驱虫,蚊子的数量不会很多,加之刚下完雨,很多蚊子会藏匿在屋檐、树叶下,活动并不积极。

当夜挂灯一个多小时后,记者在收纳盒中发现三只蚊子“落网”,最终,该点位共捕获4只蚊子。

 测试结果

  医院、旅游景点蚊密度最低

为掌握北京市蚊虫分布情况,每隔十天,各区疾控中心会在辖区内选择不同环境进行“布点”,通过多种方法对蚊子数量和密度进行监测。本周,北京完成了五月中旬通过灯诱法进行的蚊密度测量,这次测量共布灯428盏,吸引蚊子222只,蚊密度为0.26只/灯·小时。

监测环境分为六大类,包括居民区、公园绿地、医院、民房、养殖场和旅游景点,从数据上来看,居民区蚊密度最高,为0.34,紧随其后的是养殖场,为0.31。医院和旅游景点表现最好,蚊密度分别为0.1和0.13。

检出的蚊子中,214只为淡色库蚊,备受关注的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较少,仅7只。

魏绪强介绍,北京还没进入酷暑,现在越冬蚊刚开始苏醒,所以数量还不是很多。蚊密度监测会持续到盛夏,七八月时,北京蚊密度将达到高峰。

 ■ 科普

  诱蚊测蚊还有哪些招?

测量蚊密度,二氧化碳诱蚊灯并不是唯一方法。

魏绪强介绍,除二氧化碳诱蚊灯法外,人诱停落法、幼虫勺捕法、诱卵器法也是北京较常用的方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优势和针对性。

人诱停落法:二氧化碳诱蚊灯法有时和人诱停落法共同进行。人诱停落法适用于嗜人血成蚊的监测,需要的器具有计数器、手电筒、电动吸蚊器等。

监测时选择遮荫处为监测点,在当地蚊虫刺叮高峰期,监测者暴露一侧小腿静止不动,在半小时中,一旦有蚊子停落在小腿上,被拍死或被电动吸蚊器捕获就记入统计。一旦该地区出现重大蚊媒传播疾病,为确保安全,该法就停止使用。

幼虫勺捕法:适用于大中型水体的蚊虫幼虫(蛹)。监测者沿着大中型水体岸边,每隔十米选一个采样点,用水勺迅速从水体中舀起一勺水,吸出幼虫并放入已编号的采样管中分类计数。在居民区,则选择吸管法进行测量。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曾晓芃介绍,蚊虫滋生于水中,但很多市民缺乏相应知识,能辨认成蚊,却无法分辨幼蚊。他在走访中发现,不少市民家中装水的盆罐里,一勺能舀出众多幼蚊。比起消灭成蚊,清洁水体、消灭幼蚊是更有效的防蚊控蚊方式。

诱卵器法:主要针对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蚊卵。所用器具包括诱卵器、白色滤纸和冰包。在监测地,将诱卵器连续放置4天,最后一天检查并收集其中的成蚊和蚊卵,记录阳性瓶数和成蚊数。

诱卵器的造型专门针对伊蚊产卵喜好,瓶盖为圆形黑色塑料,瓶体则是圆柱形透明塑料瓶,在瓶盖上有三个向内突出的倒圆锥管,上口大、下口小,雌蚊一旦飞入,就难以再飞出。

■ 贴士

  呼吸频率高 深色服易招蚊

市疾控中心介绍,目前已经证实,汗腺发达、体温高、呼吸频率较快(即二氧化碳高)的人较招蚊子,着深色衣服也易被蚊子叮咬。

减少蚊虫叮咬,应常洗澡,保持皮肤清爽,流汗时及时擦去汗液。还要少用香皂和香水,蚊子喜食花蜜露。

一些天然植物对蚊子有驱避作用。比如夜来香、艾叶草,其中最明显的是除虫菊,对蚊子有很强的驱避甚至杀灭作用。柠檬草油、香茅和香叶醇等气味蚊子也不喜欢。

在蚊子较多的地方活动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服,同时要穿袜子,这样可以减少人蚊接触,蚊子感觉到人的皮肤湿度降低、皮表挥发物减少,也会减少叮咬。

此外,蚊子不全是夜行动物,比如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一般就喜欢在白天活动,因此白天外出活动时同样需要防蚊。白天在绿化带、林带等处进行户外活动时,最好使用驱蚊液(驱避剂)。驱蚊液有效时间一般为4小时。

来源 | 新京报

记者 | 戴轩

责编 | 江楠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