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科技部日前公布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揭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新篇章。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城市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业界誉为“阿里云之父”的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近日接受记者专访表示,城市大脑的构想已经在杭州落地,今后有望在更多城市扎根。多位专家称,中国互联网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有了长足进步,但仍有更多突破可能,中国企业的创新不应被硅谷的“天花板效应”束缚住。
十年间,云计算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基础设施
2017年“双11”落下帷幕,天猫以1682亿元的成交额再次刷新纪录。在这一巨量的消费数据洪流背后,阿里云保驾护航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
1997年10月,德克萨斯大学的拉姆纳特·切拉帕博士在国际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学会年会上首次提出云端运算,数年后美国的亚马逊和谷歌将云计算的巨大能力变成现实。2009年开始,在马云的支持下,王坚力排众议主导阿里云计算平台开发,直至阿里云跻身世界云计算领域前三甲。
百度和腾讯也不甘落后。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表示,云计算将引爆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为此,百度持续加大投入,百度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在三位一体的战略下发展智能云。腾讯云则频频发力云安全,做行业连接器。
在去年云栖大会上,杭州市政府联合阿里云在内的13家企业,启动“城市大脑”项目。有关专家说,“城市大脑的内核采用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成为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自去年10月以来,萧山正式开始采用“城市大脑”,目前已落地120、110等特种车辆优先调度,异常事件主动感知等,智慧城市的面貌越来越清晰。
一个新的共识正在形成,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成为新的基础设施。
看眼下,创新不仅带来便利,更提振对中国的信心
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一份有关互联网云计算和储存的报告认为,阿里云2016年占据中国公有云服务销售额的50%,未来潜力巨大,接下来4年增速有望达到80%。已被纳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阿里云,不断给应用企业注入信心。
五年前,飞利浦(中国)第一次使用阿里云服务曾引起内部巨大争议。今天,飞利浦把在中国的全部业务放在了阿里云上。“这么做绝不仅是为了便利,信心至关重要。”王坚认为,阿里云除了提供服务,还在为新的商业关系提供可能,这种关系对中国极其有价值。
依托自主创新,阿里云不仅帮中小企业节省成本快速成长,更让它们有机会获得曾经被跨国公司垄断的计算能力。企业级市场的云计算需求被激活,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触云”,带来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陕西安康铁路段用阿里云传送文件。铁路养护的人不固定,食堂做饭就成了问题。如今,他们的食堂也用上了阿里云,开发了提前预订午餐的功能。他们不只是在拥抱创新,更是在参与创新,成为再创新的主体。
华为从激烈的国内外手机行业竞争中异军突起,腾讯自我革命推出微信风靡全球,百度投入百亿元推“阿波罗计划”抢滩智能驾。更多的创新,将带来更多的福祉,汇聚更多对中国的信心。
看未来,“硅谷不应当成为我们的天花板”
在全球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加特纳今年9月公布的一份市场报告中,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中国云计算公司已跻身全球前列。中国云计算企业与国际顶尖公司并肩,加速抢滩云计算广阔市场。
“硅谷不应当成为我们的天花板!”王坚说,一些国内创新区至今仍喜欢以“某某谷”来命名,这是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硅谷能存在不是因为‘谷’,而是由于‘硅’。”硅的发明不在硅谷,但硅谷却出现在美国。同理,互联网最早发明在美国,却在世界遍地开花,这是影响全世界产业的机会,更是中国的难得机遇。
“大家觉得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很可能就是将来世界会发生的,这说明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我们从世界获取的,倒逼中国要为世界做出更多贡献了。”王坚说,包括云计算在内,现在已不仅仅是追赶美国,而是中国应如何创造更多领先科技成果,向全人类分享。这也正是阿里云不断延伸发展触角,开始探索“城市大脑”的原因。
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看来,通过“互联网+”的持续赋能,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推动数字经济深入到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激发出强大的产业发展动能。
近年来,创新正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关键词。汇丰中国发布的《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报告2017》显示,在政府鼓励“万众创新”、推动经济转型政策的促进下,中国企业整体的创新实力与创新效率近两年均有显著提升。
展望中国创新的未来前景,专家说,二十年前,说“硅谷是中国的天花板”并没有关系,但在接下来三十年,中国要开拓出一片创新的新天地。
来源丨新华网
记者丨鹿永建、毛振华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