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我市各级基层党组织相继开展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做出了成绩,搭建了党员群众连心桥,提高党员的身份意识与服务意识,增强党组织活力,亮点纷呈。其中,我市通过构建“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村委会——村庄理事会——农户为三级自治构架”的“1+3”农村基层治理改革试点,成为我省“两学一做”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尝试。今年9月份,这一举措被列入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小处方”汇编,供我省各地各单位学习借鉴。
从严从实
以上率下筑牢思想
在全市党建中,我市把“党员三日+”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本载体,固定每月首个星期一作为支部主题党日,切实增强学习实效。领导带头学,率先垂范,做到以上率下筑牢思想,市委常委带头调研,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会,带头开展专题讨论,带头为全市党员干部讲党课。
市委常委会坚持深学一层、先行一步,每次中心组学习会安排2名常委围绕“两学一做”,就分管工作,联系实际谈思路、明方向、提建议,目前已有4名常委谈了体会。同时,建立市“四大家”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人联系一个乡镇、一个贫困村和后进村、一个社区、一个重点企业作为“两学一做”联系点,并率先到联系点开展调研,帮助解决学习教育的难点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选树标杆,典型引领学。以“两学一做”为标准,以“四讲四有”为标尺,选出6个基层党支部、9名党员的“微事迹”,制作成专题片《先锋》,并在“七一”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村(社区)书记共150名。同时,在《今日大冶》、大冶电视台开辟“两学一做、对标看齐、履职担当”和“铜都先锋”等专栏,组建“铜都先锋”宣讲团,深入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通过对照先进,着力查找与合格党员的差距,在查找剖析问题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形式多样
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开展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还地桥镇扎实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覆盖,村、社区采取“四学”方式,即集中学,结合村情轮流讲党课;搭建平台覆盖学,建立微信课堂,及时上传学习内容,方便党员学习;用好“口袋读本”灵活学,发放《农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口袋读本》;上门送学,各村党支部每月为年老病弱党员送学上门。殷祖镇印制“两学一做”学习笔记本,让全体党员做学习笔记用,带动党员干部学并做;制作“两学一做”学习宣传栏,采取多种方式宣传,督促党员干部学。
为贯彻落实省委、黄石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暨专项整改工作督办推进会会议精神,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派出10个督导组,于8月8日至12日,深入全市14家乡镇(场)、街办、经济开发区和80家市直部门、7家非公企业,采取听取汇报、查阅台账资料、现场调研、走访党员群众等方式对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党费收缴专项整改、党员信教问题清理整顿、“两代表一委员”和党员违纪违法未给予相应处理情况排查清理、组织组建等“五项专项整改”工作和“支部主题党日”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
督导组成员可喜发现,我市大部分单位、企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主动,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如,灵乡镇开通“两学一做”微信公众号,丰富自学平台;公路局研究制作“两学一做”口袋书,所有党员随身携带、随时翻阅。保安镇、茗山乡、档案局、政务服务中心(项目办)、公安局、司法局、统计局、粮食局、供销社、工商局、烟草局等单位工作比较扎实,线上线下齐抓共管,学习教育各有特色、各有亮点。
建立长效机制
强化党员归属感和认同感
从去年9月起,我市建立党员“学习日、公益日、政治生日”制度,每月在全市党员中开展“党员三日”活动,今年5月份,我们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部署安排,拓展“党员三日”内涵,建立健全“党员三日+”长效机制,推进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市委规定,开展“党员三日+”活动要覆盖全市所有党支部、所有党员,不能有特色党员,不能有失联党员。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要求以一名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活动;对于长期外出务工党员,要求所在党支部每月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联系;对于老弱残疾等行动不便的党员,安排支部委员或党员实行定期“一对一”上门服务;对于一线党员,在项目及工作一线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每月就地组织活动。同时,组织党校教师、讲师团成员、先进模范,成立理论宣讲团和百姓宣讲团,进机关、进学校、走近基层群众,开展宣讲活动105场。
同时,全市党组织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实现群众“微心愿”。持续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全市各级党组织组织3921名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或单位所在地社区报到,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社区及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实现群众“小梦想”。去年以来,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120人次,认领实现“微心愿”3658个。在建立“党员三日+”长效机制后,全市各级党员强化党员归属感和认同感,党组织解群众所需,进一步强化了干群关系。
三级自治构架
成全省“两学一做”标杆
党的建设,基础在基层,关键点在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市委书记李修武在茗山乡检查村级党组织建设时,发现该乡杨桥村金湾村民在老支书、老党员牵头下自发成立临时理事会,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群众的新创造,是带着泥土芬芳的新苗,需要组织施肥,除草呵护培育。于是带领大冶市委组织部和茗山乡党委,在全乡开展“种村级党建试验田”,全面铺开村级党建改革创新试点工作。
从茗山乡晏庄村、杨桥村、华若村三个村各村庄理事会组建以来,在党员积极带头下,理事会成员凭借各自的“亲缘、地缘、业缘”等优势,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调处群众矛盾纠纷。90%的矛盾纠纷经过村庄理事会的调解,在村庄内部就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改革零成本、服务零距离”,使村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基层信访维稳有效夯实,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
在茗山乡开展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试点,着力构建“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村委会—村庄理事会—农户为三级自治架构”的“1+3”治理体系,建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理事会法治、自治、共治模式。通过党支部对村庄理事会在成立、运行、激励等重点环节的领导,着力解决了存在的脱离群众、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党员队伍结构老化和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目前,试点效果成效显著,经市委常委分组开展专题调研,总结提炼试点工作经验,已适时推广。今年9月份,茗山乡卓有成效自治举措,被列入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小处方”汇编,供我省各地各单位学习借鉴。(通讯员: 石教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