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大冶 共同缔造】罗家桥街道:用好“加减乘除”法答好“共同缔造”卷

©原创   11-16 09:09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张蕾 通讯员 柯梁才)自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罗家桥街道紧紧围绕“五共”理念,巧用活用“加减乘除”法,积极打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市级试点村3个、街道级试点村9个,全街道上下整体联动,齐心合力,真抓实干,呈现出高效推进的良好势头。

“加”民力,画好共谋共建“同心圆”

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五共”理念主旋律,召开村湾级“共同缔造”工作“星空夜谈会”“板凳会”“恳谈会”等100多场,用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村民宣讲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解读在乡村基层治理中怎样搭建群众议事平台、怎样变“干部干”为“一起干”,变“单打独斗”为“群策群力”,悬挂横幅、跨街广告、户外大型立面广告40余条(处),在全街道营造“共同缔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减”民难,解决急难愁盼“中梗阻”

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与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相结合,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入群众,采取“查、看、谈、听、问”的方式访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收集村居环境卫生整治、道路改造、路灯安装等民生事项。对收集到的问题,制定“项目建设清单”“规划方案”,分片分口包保推进、定期调度讨论,化解矛盾纠纷,新建了一批基础设施,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共收集拓宽进村道路、改造自来水管道、门口塘换水、截流渠清理等问题100余条,已解决和处理40余条,其他问题正在强力推进解决中。

“乘”民智,打好共同缔造“组合拳”

敢于面对群众痛点难点,从“为民做主”向“让民做主”转变,积极搭建群众议事平台,把村湾范围内的企业、乡贤能人、爱心人士、热心群众等组织起来,围绕村湾水、电、路等实事项目,鼓励大家通过出资出力、出点子出技术、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共建,让群众实实在在参与到幸福生活建设中来,推动民力、物力、财力、智力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该街道12个试点村均已成立街道级领导包保工作专班,积极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结合农村党员积分分类管理,组建“治安巡逻、环境整治、尊老爱幼、文化宣传、扶贫帮扶”等多支志愿服务队,落实“党组织+党员+群众”的紧密联系机制,每名群众都有党员联系,每户群众都进入自治组织,每个组织都参与共同缔造,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村级治理体系。同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家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组织村民群众代表到红安县柏林寺村、麻城市古城村以及保安镇杨文昌湾、金山店镇火石村考察学习,转变群众思想观念。

“除”民忧,共筑党员群众“连心桥”

大力推行“共产党员户+党员中心户”制度,通过“群众推荐+支部选聘”的方式,从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热心服务群众的党员中,通过层层遴选,推选出党员中心户67名,党员中心户发挥理论政策宣传、党内活动组织、双带致富示范、矛盾纠纷调解、文明新风倡导、关怀帮扶联络的作用,联系包保党员和群众,把党员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同体。建立常态化管理维护机制,加强共建成果的维护和管理。积极听取群众对于“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意见建议和担心疑虑,及时作出回应,打消群众顾虑,争取群众支持,让群众放心满意。

责编丨李  珍  涂  寇(实习)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潘长发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