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方针。1928年黄梅卿在果城区三峰寺办起了塾学,奏响了苏区兴办教育的前奏。随后大冶苏区的教育不断兴起,为了使苏区教育健康发展,各级党组织、苏维埃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方针问题。1931年8月12日,大冶县苏维埃文化部召开各区苏文化部长联席会,总结了革命根据地创建以来文教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经过认真讨论后作出决议,会后付诸实施。1931年9月20日湘鄂赣省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文化问题决议案》。这个决议案进一步阐明了苏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规定了苏区教育的方针和具体实施计划。1932年1月6日,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又召集了各部委员联席会议,对苏区教育又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对列宁小学的普及、学生待遇、学制与课程、教师审查录用与待遇、经费、设备等问题都作了具体规定。1932年5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文字一号训令”中指出,苏区教育的目的是:“以教育为阶级斗争的武器,造就无产阶级所需要的政治、经济、技术等专门人才,培养儿童有集体的思想,革命的热情,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手,投身阶级斗争,以推翱反动统治,巩固苏维埃政权。”同年6月20日,鄂东南苏维埃政府也作出决议,根据省苏训令精神,明确规定了苏区教育方针。
综合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决议、训令的内容,党和苏维埃政府在苏区开展教育的要求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反对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反对复古主义的封建教育;反对军阀主义教育。实施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启发学生群众的阶级觉悟,增强其阶级意识和斗争决心,使其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经验,从而确定其革命的人生观。注意工人阶级的军事教育,提倡职工教育。苏区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阶级斗争、革命战争和巩固苏维埃政权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担任社会中各种实际革命工作和无产阶级所需要的政治、经济、技术等专门人才。
(二)教育行政与政策。1.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文化部,文化部设部长1人,干事若干人,负责制订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造就文化教育事业的经费预算,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调配人事,定期召开文化教育工作会议。文化委员会设主席1人,委员5至6人,分管文化部工作,负责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审定,编审各类学校教材及宣传品的印刷等。乡、村设文化委员1人,负责对本乡村文化教育工作的具体领导。每所列宁小学设校务代表2人,由农民群众选举产生,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学校召集学生,布置校舍以及其它校务事宜。另外,为了加强对工农业余教育的领导,县、区苏维埃还设立“工农识字委员会”,以县、区文化部为主,工、农、青、妇等群众组织各选派1人参加。工农识字运动委员会设主席1人,委员7至9人,负责制订扫盲工作计划,指导识字运动的开展,总结推广识字经验,解决存在问题。乡、村苏维埃政府设“工农识字运动领导小组”,每组3至5人组成,负责对本地区识字运动的检查督促,掌握运动发展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组织识字竞赛及考试等。同时鄂东南文化部及县苏文化部还经常派员下乡巡视学校,了解各个小学教育的程度,教授方法,教材内容,学校设置,儿童知识的掌握与要求等情况,以及撤换不合格的教员等。2.教育政策。根据1931年9月20日湘鄂赣省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文化问题决议案》和《大冶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各部委员会决议案》,大冶苏区苏维埃政府对教员的审查与录用的规定是:学校必须坚决洗刷和取消封建顽固的道士、阴阳地理先生、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反动分子的教员资格,任用思想进步,有一定文化知识,而本人又愿意为苏维埃政府工作的知识分子为教员;各区、乡苏维埃必须认真登记教员,并详细造册,呈报县苏文化部,经审查批准后,通知到县学员训练班学习一段时间,再分配回原地任教;各区苏文化部,每月要召开教员联席会一次,共同研究教育和教学的有关问题,对思想正确,且有教学经验的教员,可派当列宁小学的巡教员,负责对各村列宁小学教员的教授与辅导。苏维埃政府对学生优待条件的具体规定是:红军战士、劳苦工农及其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均有享受教育的优先权,不受年龄和资格的限制。对于工农红军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实行免费教育。家庭确实困难者,区、乡苏维埃政府也应酌情予以照顾或补贴生活费。
(三)教育经费。苏区的教育经费,统一由苏维埃政府拨款。教员的薪水,按照各地生活程度,最高每人每年不超过70元,最低不少于50元(以银元计算);学校教育基金,教育经费,由鄂东南财政部统筹开支,由县文化部制定教育经费预算案,呈报鄂东南文化部审查。不足部分,由县、区苏维埃政府在农场、合作社提存中支付补贴。另外,各级苏维埃政府动员群众和学校师生共同种好学校公田,以公田收入补充学校教育基金。同时,苏维埃政府还发动群众,在自愿的原则下,献工捐资,维修校舍,添置教育设备。
(四)教育形式。大冶苏区教育有普通学校教育和工农业余教育两种形式。1、普通学校教育。大冶苏区的普通学校教育主要是列宁小学。为了培养革命的新后代,党和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当时,大冶苏区人民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以最大的革命热情,在师资严重缺乏,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全县苏区普通办起了列宁小学。据不完全统计,1930年全县共有列宁小学203所,学生达8000余人。其中,果城区96所,入学少年儿童3000余名;高才区33所,入学儿童1900余名;振亚区23所,入学少年儿童1200余名。列宁小学是在苏区教育方针的指引下进行各项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它完全不同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教育,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教育。列宁小学实行的是鄂东南苏维埃文化部制订的新学制,列宁小学分两个阶级,前期4年,后期3年。凡8岁以上,15岁以下的贫苦学龄儿童,实行强迫入学。并规定每所学校,学生名额暂定为60名,分甲乙两级,按教育程度,品行优劣编级。学校不满额的要合并。列宁小学的教材与教学有明确规定,学期功课表由鄂东南文化部统一定出。各科教材纲目,由鄂东南彭杨学校统一印发,材料有油印的,也有石印的。开设科目:有国文、算术、体操、图画、唱歌等5科。第六天教学活动,除按课表授课外,还有早读、写字、课外游戏等项。星期天,一般不放假,照常上课,校风严谨,纪律好。列宁小学的教员开始时比较复杂,有道士、阴阳地理先生,通过洗刷以后,大部分教员由比较贫苦的读书人担任,少数教员是通过列宁教员养成所培训出来的。教员生活待遇,由县苏维埃政府文化部统一薪金标准,按月发给。最高6元,最低的4元(银洋)。列宁小学除课堂教学外,还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如组织送字组,帮助群众识字,利用群众开会场所,表演文明戏,唱革命歌曲,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阶级的罪恶,鼓舞人民革命斗志。此外,学校还建有儿童团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有益活动。2、工农业余教育。工农业余教育在苏区教育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教育对象是青壮年工农男女群众。旧社会广大的劳苦工农群众,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许多人都成了睁眼瞎。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土地革命任务的逐步实现,广大工农群众政治上、经济上都翻了身,因而也迫切要求文化上翻身。党和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在当时,大冶苏区普遍开办了工农夜校和工农识字班(组)。据不完全统计,1932年全县开办工农夜校300余所,工农识字班280余班(组),参加学习的男女工农近万人。其中果城区有工农夜校、识字班(组)280多个,入学人数达3000人以上,在全县最为普及。
工农夜校。它的任务是扫除文盲、半文盲。根据工农识字运动委员会的规定,20户以上的自然村,必须设立一堂夜校,不足10户的小村,可择一个中心点,几村联办一堂,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工厂等企事业单位可视具体情况开设。工农夜校的教员可由列宁小学教员兼任,也可以由群众自己选聘。每所夜校还没有一名不脱产的校长,负责夜校的组织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工农夜校坚持以识字为主,采用认、写、算三结合的教学方法,紧密联系阶级斗争和生活实际。学员学习时间,一般定为每晚2小时,农村夜校学习时间可视天时和农事情况灵活确定,晴天少学,雨天多学,农忙少学,农闲多学。工农夜校的教学活动,根据学员不同情况奖品分组进行;夜校教材由县苏文化运动委员会统一编印,不准滥用带有封建毒素的书籍资料。当时工农夜校通用教材有《工农读本》、《成人读本》、《儿童读本》、《平民读本》等。这些教材内容切合实际,通俗易懂。工农夜校坚持勤俭办学原则,实行民主理财。工农夜校深受工农群众的喜爱,他们在这种学校里努力学习,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
工农识字班(组)。它以自由组合为原则,一般以5人为1组,每组设组长1人,以识字的工农为组长,组长兼教识字。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一律要求,可以个别教,也可以三、五人一起教,夏天可利用乘凉时间教,冬天可以利用烤火时间教,生产时可利用歇闲时间在田头地边教,因事缺课的可以抽空补学。这种学习组,一些带小孩的、年纪大的、生产忙的、家务事多的人都可以参加学习。识字班(组)教学识字主要从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实物教起,如:衣帽鞋袜,桌椅板凳,锹锄犁耙,猪牛羊马,鸡鸭鹅,瓜菜果等等。识字班(组)这种业余教育形式,极期有利于扫盲教育的开展,很受群众的欢迎,特别是那些无暇入校读书的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