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但超)20日,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大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大冶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纲要指出,“十四五”期间,大冶将以转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大力实施工业复兴、创新驱动、筑巢引凤、文化传承、城市创建“五大工程”,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之城、创新活力之城、现代空港新城、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幸福之城,持续推进实力大冶、美丽大冶、幸福大冶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开好局、起好步。
2035远景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大冶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创新活力实现新提升,改革开放赢得新优势,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市域治理效能得到新跃升,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十四五”主要目标
瞄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大冶市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大冶“十四五”时期将努力实现“七新”目标。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块状经济、镇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创新活力实现新提升
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科技创新生态完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数量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赢得新优势
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大冶湖高新区、黄石临空经济区承载力显著提升,建成武汉高新产业协同发展区,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健全,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更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建成宜居幸福之城。
市域治理效能得到新跃升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构建形成党建引领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十四五”主要任务
优化空间发展布局,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
高标准推进大冶湖高新区建设,高起点推动黄石临空经济区发展;依托灵乡镇、陈贵镇、金湖街道、保安镇、金山店镇特色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块状经济;坚持产业融合、城乡一体、区域协同战略,支持推进农业乡镇和山区乡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快构建“双区引领、五园支撑、多点开花”的全域发展格局。
实施工业复兴工程,打造先进制造之城
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九大计划”,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6+1”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两大技术前沿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创新驱动工程,打造创新活力之城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优化创新创业社会环境,加快推动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打造现代空港新城
抢抓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黄石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推动临空功能向综合枢纽功能转变,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区域协同发展,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建成内陆开放新高地。
实施文化传承工程,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围绕青铜文化、千年古县、鄂王故里、古建之乡等大冶特色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实施城市创建工程,打造宜居幸福之城
统筹推进各领域城市创建,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高就业和人民收入水平,全面推进健康大冶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质量发展优势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全面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举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建成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大冶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统筹推进治山、治水、治土、治气、治废,强化源头治理、整体治理、系统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大冶,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补短板提质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系统布局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传统基建建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建设平安大冶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化解影响大冶发展的各类风险,确保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责编丨罗仲楷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