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 克难攻坚答好卷——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上)

©原创   01-20 15:11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周万榜)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其特殊、极不容易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98+”特大洪涝灾害,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战,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疫后重振、脱贫攻坚等大战大考取得了重大胜利,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成效好于预期,“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收官,“三个大冶”建设全面推进。

一年来,做了这些工作。

聚焦疫情防控,社会持续稳定

疫情发生后,全市总动员,全民齐上阵,全面打响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在抗疫斗争中,全市百万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体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和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社区(村)工作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社会各界密切配合、踊跃捐款,谱写了一曲战疫情、保平安、促发展的时代凯歌。

聚焦疫后重振,经济加速复苏

抢抓中央支持湖北、省支持地方政策机遇,策划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贷款等项目85个,争取资金50.08亿元。优惠各类企业电费5987万元,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出“春风贷”,放贷3.1亿元,惠及企业213家。劲牌公司在恢复到同期水平的同时,启动“毛铺年份匠荞”系列次高端白酒战略布局,荣登全国行业品牌价值榜单。首推“地摊经济”,帮助3000余户低收入人群解决就业问题,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报道。

聚焦项目为王,发展底盘持续夯实

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举办上海、武汉、广东招商引资产业推介会。全年新签约项目80个,新开工项目93个,新投产项目86个。加快推进“两大主战场”建设,大冶湖高新区西北片区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征地3500亩,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工程已经封顶。大冶湖高新区位列全省高新区第7名,获评“国家火炬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设,完成整体规划及6800亩征地拆迁,机场高速、起步区配套设施等项目全面启动。

聚焦“三农”发展,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面对特大洪涝灾情,组织开展抢险救灾、灾后重建,救助受灾群众4万余人,改种农作物5000余亩,修复各类水毁工程200余处,把灾情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2.94万亩。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持续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完成2.3万座农户厕所改建,9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完成植树造林1.6万亩,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达标。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剩余32户104名贫困人口完成脱贫任务。全市5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438户、17717人全部如期脱贫。

聚焦建管并重,城镇品质持续提升

完成尹家湖东路、熊家洲片区路网刷黑工程和一中桥头至铜绿山大道扩宽改造工程;完成高铁南路南延工程。推进东风东路、伍桥路东延,对接黄石园博大道、奥体大道,实现与大冶湖生态新区同城化发展。棋盘洲长江大桥连接线大王至大冶段建成通车。蕲嘉高速大冶东收费站投入运营。新建5G基站352个,中心城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10个乡镇(街道)获评“国家卫生乡镇”。灵乡镇、陈贵镇蝉联“全国文明镇”。

聚焦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54天,PM10、PM2.5和臭氧浓度同比下降28.2%、23.2%和12.2%。深入开展“禁捕退捕”工作,重点湖泊水质持续向好,大冶湖、保安湖荣获湖北省示范河湖。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力度,还地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全面竣工,有色铜绿山矿和尖峰水泥金山矿入围全国绿色矿山建设评选,我市入选全国50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榜单。

聚焦民生保障,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加强社会保障,城镇新增就业642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61人,困难人员就业14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2%。新建城乡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15个,为1.5万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1300万元。为1.3万名残疾人发放补贴2211万元。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为508名对象发放补助576万元。全年发放社会救济金1.74亿元。推进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工程建设;启动市重大疾病救治基地、卫生应急指挥中心、中医院医技综合楼和传染病综合楼项目建设。完成365名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府补助发放。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展开凌厉攻势,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64起,抓获网上逃犯101人。

聚焦能力建设,政府效能持续提高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各83件,办复率均为100%,满意率分别为98.7%和100%。一以贯之加强政府法治建设,强化政策落实、预算执行、政府投资等重点领域审计监督,核减投资报价3.5亿元。全面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压减各类支出4.98亿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这五年,是决战全面小康,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5%,由“十二五”末509.98亿元增加到6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连续6年居全省首位。

这五年,是加强对外开放,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五年

我们共引进项目416个,建成投产399个,累计完成投资460.9亿元。实施5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17个,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29.5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312个。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二五”末21家增至149家,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7.3%。大冶湖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

这五年,是加强环境保护,生态颜值明显提升的五年

我们扎实推进“八大专项行动”“七大提标工程”,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污染减排控制目标,城市空气优良率达80%。全面启动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入选“全国独立工矿区搬迁避险工程政策支持县市”。全面实施“河湖长制”,获评“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国先进单位”。建成A级旅游景区10个和一批中国美丽示范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森林城镇。

这五年,是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

我们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率达到60%,获批第三批新型城镇化试点。新(改)建国省干线146公里、通组公路443公里、美丽农村路774公里,市域“半小时交通圈”和“六纵六横”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实现“村村通客车、组组通水泥路”,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设施继续巩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主管网已覆盖241个行政村;大部分乡镇镇区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农村电网实现全改造、全提升。全市行政村(社区)光纤实现全覆盖。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这五年,是加强社会保障,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的五年

市级财政每年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0%以上。城乡低保标准连续5年提标,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居全省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2%。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显著,获评“全省医改先进单位”。新改建学校18所,新增学位3.1万个,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

责编丨罗仲楷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