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田里“说丰年”

©原创   04-17 08:11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通讯员 陈向东 本报记者 周雨婷)“景盛清水虾,品质赢天下”。14日,陈贵镇堰畈桥景盛千亩稻虾生态种养基地上,几名虾农撑着篙划着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半夜起来“收地笼”,赶早把虾捕上来、卖出去,是养虾人最近几个月的工作常态。所有的忙碌从半夜开始,一直要持续到早上虾卖出去。稍歇后,虾农们又开始了“补笼”、“扎漏”……

“虾苗每斤6元、成品虾每斤卖到20元上下,基地的小龙虾分拣台上,早上8点就已空空如也。”基地负责人乔昌锦咧嘴乐道,“今天卖了1000多斤。”乔昌锦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小龙虾的市场行情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但好在有水产部门的精心指导帮助,小龙虾的产量和销量未受几大的影响。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加上周边各地、特别是武汉生产生活秩序的逐渐恢复,小龙虾的市场销路也越来越好。

“半夜开始收地笼、麻木车专门运、工人们专门分拣、一大早虾贩子过来收购,基地上每天像过去生产队劳动一样热闹。”乔昌锦知足地说,大疫之年有得“捞”,就该乐了。这几天天气好,每天出售小龙虾都在1000斤上下,今年开捕以来,已经卖了近5万斤了。

该镇水产服务中心主任周红胜说,小龙虾繁殖快,越捕越有,捕得多、捕得快,有利于腾出养殖空间,缓解养殖密度过大龙虾“自相残杀”和减少小龙虾发病率,让小龙虾更轻松自由地长个头。把量提上来,薄利多销,也不错,总比烂在手里好。

小龙虾卖得好,老板与工人们都高兴。乔志光是基地雇用的工人之一,49岁的他,每天凌晨起,就开始“全副武装”下田“收地笼”,上午接着“补笼”、“扎漏”,下午投喂饲料、增笼。乔志光说,一天下来,虽辛苦但也挺充实,每个月还可以拿到固定收入2000多元。

像堰畈桥这样的稻虾基地,陈贵镇还有很多。周红胜介绍,稻虾产业是陈贵镇近年大力推广的农业生态养殖产业,该镇现有千亩以上稻虾养殖示范基地3个,经过几年的发展,稻虾共作面积达1.68万亩,养殖大户34户,相关从业人员近300人,带动贫困户就业近80人。

乔昌锦说,去年陈贵镇举办的“大冶首届龙虾文化旅游节”让陈贵的小龙虾狠狠“火”了一把。如今,他将再度借助微信、抖音等平台大力推介堰畈桥的清水虾。近些天来,已有不少人开始网上下单订购,每逢周末晴好,还有不少家庭慕名前来钓虾,顺便带几斤回去尝尝。

在陈贵,稻虾产业之路已然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幸福大道。未来,陈贵镇将进一步把稻虾产业做出“名堂”,带动餐饮美食、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加快振兴。

责编丨罗仲楷

主编丨周春明

总编丨程    霞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