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罗村:产业托底扶贫见成效

©原创   04-10 09:41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雅维 实习生 曹铮)陈贵镇上罗村是省级贫困村。村中无山林、无资源、收入,村民靠外出打工谋生。

近年来,随着该村扶贫产业红豆杉种植项目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这个村村容村貌改观了,村民也走出了一条致富的道路。

4月9日上午,阳光明媚。上罗村红豆杉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在杉树间套种玄参和芍药,翻土、栽苗、浇水…现场一片忙碌,驻村工作组的组员们正在基地和种植户们交流探讨相关技术问题。

据基地负责人陈绪全介绍,2017年,在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的多方协调下,自己流转土地1000亩开始种植优质曼地亚红豆杉,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转模式,采取贫困户以土地、劳务等入股分红的经营方式,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就业增收。

上罗村红豆杉种植基地负责人 陈绪全:目前有22户贫困户入股了红豆杉基地,有8户贫困户在基地就业,每个月增收大概2000元左右,基地年发工资和土地流转资金大概40万元。

65岁的金兴昌是上罗村罗家湾人,之前一直在外地建筑工地务工。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越来越吃不消,得知家乡建起了产业基地,便毅然回乡谋求发展。

上罗村村民 金兴昌:在这边就是抽水、剪枝、种苗,一个月我可以拿2000多元的工资,减轻家庭负担。

据了解,上罗村全村871户,3576人,共有贫困户28户63人。近年来,该村驻村工作组一边帮助村里引进扶贫产业,一边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村“两委”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该村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当年进村无路、村中无人、脏乱的穷村,如今完全变了样,村民生活也是越来越好。

上罗村党支部书记 柯贤锐:原来是水泥路,现在是刷黑的柏油路,已经拓宽到7米;进行了村庄整治,人居环境进行了极大改善;使群众不外出务工,就地就业,这样使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上罗村驻村工作组组长 邱斌:帮助他们有序复工复产,防止他们因为疫情而返贫,我们要把的成果巩固壮大,努力使所有的贫困户从此走上一条幸福的产业发展路子,确保他们有稳定的收入。


责编丨董    行 罗仲楷

编审丨祝望林 王丽霞 江    楠

总编审丨袁媛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