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不断刷新城市“颜值”“气质”

12-12 09:18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更是大冶永恒的追求。大冶深入推进“五水共治”;持续推进“绿满铜都”行动和生态修复工程……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大冶正向着“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目标不断迈进。

生态环境关系到城市的“颜值”,人居环境关系到市民的幸福。大冶市加大环保基础建设,提升环境治理能力,稳步推进“五水共治”。

9月28日,大冶工业废水收集处理系统正式开工。该工程设计近期日处理工业废水3.25万吨。计划投资7.3734亿元,采取PPP模式运作,建设期36个月,预计2019年9月竣工后投入运营。在该工程投入运营后,将覆盖大冶各工业园区,使大冶工业废水达一级A排放标准。 

“五水共治”,治污水是龙头核心。为此,大冶坚持高位规划,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累计投入涉水治理资金1.5亿元。与此同时,建立健全检查考核、责任追究制度。采取“一厂一档”“逐点逐源排查”“日查夜巡”的方式,加大了对该市608家污染源企业的排查力度,专项整治了60家重点工业污染源。其中,实施工程治理42家,停产整治12家,关闭6家。大冶还实行了项目入园预审机制,明确提出严格环保准入门槛、实行绿色招商。去年以来,大冶共拒批大型招商引资涉水项目7个,总投资额36.7亿元。 

为了稳步推进“五水共治”攻坚战,大冶建立了详细的工作考核机制,列入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管理责任清单,运用“铁手腕”、执行“铁纪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继续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强化联合执法机制,保持对“涉水”违法打击的高压态势,对环境污染事件“零容忍”。 

大冶市将“五边三化”生态修复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国土部门对大冶167家矿山企业进行调查摸底,落实了121家矿山企业绿色矿山创建任务,其中创建国家级7家,创建黄石级69家。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全市共关停露天矿山38家,煤矿7家,完成整治任务矿山20余家。针对污染源头企业推进减排工程及推广清洁能源,其中尖峰水泥脱硝工程于2013年完工,成为全省首“脱”。

围绕“绿满荆楚”战略,积极推进“绿满铜都”行动,“十二五”期间,大冶市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1.12万亩。未来五年,全市林业将围绕“一心二肾三屏四带五区”进行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森林覆盖面积增加15万亩,城区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构建五大森林生态体系,实现境内绿色全覆盖,建成湖北省林业生态示范市和湖北省森林城市。 

多管齐下,空气质量逐年提升,城市的“颜值”日新月异。数据显示,大冶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逐年递增,从2011年的300天到2015年的331天。2015年,大冶市四项污染物全面超额完成减排任务,在全省80个市县区参与的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名。

未来绿色发展的路上,该市将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总抓手,深入推进“治水、治山、治土、治气”专项整治,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力争到2019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力争“十三五”末实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工业生产废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让大冶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今后大冶将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既提‘颜值’又提‘气质’,把大冶建成山清水秀的生态家园、文明有序的和谐城市。”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说,绿色是城市发展的底色,大冶市将坚持“一优三化”,积极推进实力大冶、幸福大冶、美丽大冶建设。(来源:东楚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