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胜桂:印子粑是脱贫致富的别名

©原创   12-06 11:08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 通讯员 李卫东)机声隆隆,汽流扑滋,工人忙碌。在金湖街道胡庚村的印子粑工厂内,脱贫户戴胜桂的脸上乐开了花。然而十多年前,戴胜桂的儿子发生意外,老公又患上尿毒症,家里穷得叮当响,她的脸上写满苦楚。

面对困境,戴胜桂没有失去生活的希望,她从到处打零工,到在家做印子粑,再慢慢建起印子粑工厂,一步一个脚印。如今,工厂走向正轨,年销售额达120万元,戴胜桂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戴胜桂在制作印子粑

“想脱贫,只能想到最传统的行当。”

戴胜桂出生在殷祖镇一个农村家庭。嫁到胡庚村后,本想和丈夫一起把日子过好,然而生活却不让她如愿以偿。

“这个女人很要强。”胡庚村党支部书记石教锋说,十多年前,戴胜桂的儿子发生意外,老公患了尿毒症,三天两头往医院跑,搞体检做透析,一个月下来,医药费近5000元。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巨大的经济压力,让她一度有些绝望。“现实很残酷,当时我不知道路在哪里。”谈起那段时日,戴胜桂如此说道。

不管多困难,生活还要继续。戴胜桂文化程度不高,只能靠苦力赚钱。她先后到工地做副工、到碎石厂拉板车,到石灰厂打工。“石灰厂做事虽然稳定,但做一天必须歇一天,第二天要清洗皮肤,不然就会烂,第三天接着再做。”戴胜桂说,为了提高家庭收入,她想来想去,到处做工不是办法。现在人都喜欢吃农村美食,就想试着做米粑卖。“这个活轻,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没有一技之长,想脱贫,只能想到最传统的行当。”

起初,戴胜桂一边在石灰厂上班,一边利用休息日做米粑。手工揉粉,用粑印印粑,纯手工制作。一天下来做个30来斤,然后提着竹篮到市场上卖,没想到很受欢迎。“虽然利润空间不大,但城里人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有地道味的东西。”

“每天虽忙,但收获满满,我值得!”

“辞掉石灰厂活儿有六七个年头了,起初是手工制作,二三个人做。”采访中,戴胜桂一边调试糍粑机打印孔螺丝一边说,去年开始,米粑市场行情较好,由于她为人厚道,做得米粑地道,成为了远近皆知的抢手货。于是她想着增加人手,扩充规模。

采访中,戴胜规指着几台机械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今年买的,米粉机、揉粉机、糍粑机和蒸粑柜,还有高压锅炉.......一套设备下来,投资近30万元。”现在,她的工厂设备齐全,能实现机械化生产,规模在大冶米粑生产行业中排得上号。”

戴胜桂说,原先机械经常出问题,厂家第一次来维修免费,再次来一趟要付费2000元。由于考虑生产成本,她想自己检查维修。通过一段时间摸索,目前常见机械故障她都能自行解决。

修机械、促生产、抓市场,戴胜桂已经总结出一套好方法。“经理谈不上,工程师我是摸不着边。虽然每天忙里忙外的,但看得到收获,我值得。”

“优质选材把米粑做出地道味。”

米粑作为大冶传统美食,深受群众喜爱,竞争压力也大。目前跑市场,全靠戴胜桂一个人。她每天晚上十一点要把做好的米粑运到蓝天物流市场和农贸市场,再到黄石两个固定销售点。四个市场跑到位,已经凌晨4、5点了。“睡2、3个小时,早晨7点又要开工生产。”戴胜桂说,辛苦是辛苦,但她做这个行业长,市场熟悉,销售比较稳定。问到产品开发,她说关键要在食材上下功夫。她的米粑选用免打农药的本地大米做食材,味道香糯有嚼劲,地道。“经商这多年,无论市场怎么变,但有两点是不能变的。那就是诚信、质量。”戴胜桂如是说。

对于未来发展,戴胜桂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说:“现在是个网络信息时代,我想建个网站,开辟专用物流通道。到那时,米粑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卖到全国各地了。”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带来快乐。这种快乐,正在传递和影响他人。在戴胜桂的工厂,工人们纷纷说,“以前,我经常打牌,现在在这里做事,充实多了。”“在家门口赚钱,补贴家用,减轻了家庭负担,蛮好的!”

据介绍,目前戴胜桂米粑工厂每年正常生产7个月,正常用工6——9个人。年底做米粑,年初做米粑和蒿子粑,旺季日销售米粑近3000斤,年销售额达到120万元左右。

责编丨罗仲楷

值班总监丨刘幼春

值班总编丨叶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