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重磅文件。
11月5日,全会《决定》全文公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会《决定》的说明也随后发布。11月6日,新华社播发6000多字的稿件,详细披露了全会《决定》诞生过程。全会《决定》诞生背后有哪些细节值得注意?一起来看。
习近平总书记“思考了很久”
早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就开始考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研究的主题。
“我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议题思考了很久,也听取了各方面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
在就全会《决定》起草情况向十九届四中全会作说明时,习近平引用了邓小平的两次讲话:
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就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时间节点即将到来,有必要对这个重大命题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作出回答。
中央政治局决定这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
第二,这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
第三,这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全会文件起草组组长
今年2月28日、3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议,决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决定成立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文件起草工作。
全会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
2019年4月3日,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会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自此之后的200多个日日夜夜,全会《决定》起草工作始终在习近平总书记直接领导下进行。
2次主持召开全会文件起草组全体会议,4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2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无数次审阅批改文件稿;从提纲框架方案到送审稿,对上报的每一稿都认真审阅、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会《决定》起草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听取了各方面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起草好这次全会《决定》,一要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主线,二要坚持从大的评价体系看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三要重点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讲清楚。
4月7日,党中央发出通知,就全会议题征求各地区各部门意见和建议。各方面共反馈意见109份。
4月,中共中央委托中央统战部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全会主题征求意见。
9月初,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部分党内老同志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共反馈意见118份。
9月2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与会同志提交了10份发言材料。
文件修改了多次,在全会召开期间修改也在进行
从春到夏再到秋,全会文件起草组的同志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著、讲话,深入研读党的重要文献,围绕关键问题开展研讨。数十册文件选编,读了又读、划了又划,有的折着页角、有的插上便签,各种笔记、符号密密麻麻。学习思考、调研论证,研讨碰撞、起草修改……全会文件在反复比较、细化推敲中逐步成型。
对全会《决定》征求意见稿,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共提出修改意见1948条。“反复研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能吸收的尽量吸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全会文件起草组对文件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283处,覆盖436条意见建议。
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期间,修改也在进行。在第一轮讨论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收到反馈意见227条。根据这些意见,对全会《决定(讨论稿)》作出45处修改。
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再次对全会《决定》稿进行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
10月31日上午,拟提交全会表决的全会《决定》稿再次交由各小组讨论。全会对《决定》稿再次作出4处重要修改。
聚焦制度、治理,每个部分帽段定性简洁明了;接下来的几条说清楚要干什么,把制度、政策、方针说到位;政治结论清晰,原则立场精炼阐述……全会《决定》的起草、修改,充分贯彻执行了习近平总书记“重大问题不能含糊,必须讲清楚”的要求。
来源 | 人民日报
责编丨罗仲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