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情况有了新变化。
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当地时间10月11日如期结束。
国社的消息很快发出。
10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华盛顿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指引下,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从消息内容看,本轮磋商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讨论了后续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如何看待这个结果?
其实,结合这一轮磋商前后发生的各种情况判断,单纯用积极乐观或者消极悲观,都不足以描述目前的复杂局面。
在陶然笔记看来,本轮磋商在双方务实行动下在向前推进,但是要把这种势头保持下去,仍然非常考验双方的智慧和耐心。
首先,就磋商本身而言,要看到双方团队为推进磋商向前付出的努力。
本轮磋商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办公楼举行,延续了简化形式,直奔主题的风格。
华盛顿时间10月10日上午8点57分左右,刘鹤副总理抵达USTR大楼,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早早在门口迎接。
双方在门口会面寒暄,三位牵头人神态轻松,莱特希泽也露出难得的笑容。
三位牵头人在USTR大楼门口合影留念,之后陆续步入会场开始磋商。
据了解,10日当天正式磋商开始前,原计划有20分钟牵头人小范围会晤,分上下午两场,中午安排了午餐休息。
不过,网上传出的消息显示,10日的磋商从上午9点开始,谈了将近9个小时。其中只有仅仅两次5分钟的休息。另据了解,10日的牵头人小范围会晤谈了1小时20分钟。
有意思的是,在USTR大楼外蹲守的外媒记者未见中方代表团中午离开,倒是看见了送进磋商现场的汉堡外卖。
据说这是美方的提议——既然时间紧,不如中午就叫点外卖,抓紧时间继续。还是老样子,边吃边谈。
11日这天,也有一个小插曲。
有现场蹲守的记者在网上说,11日是莱特希泽72岁生日,上午中方代表团抵达时,刘鹤副总理祝他生日快乐。莱特希泽很高兴地表示感谢,拉着刘鹤副总理和姆努钦对现场的媒体挥手致意,说了一句“Birthday Wave”。
那么,两天时间里谈了些什么呢?
磋商前夕,刘鹤副总理10月9日会见美国工商界代表时就已经有所透露。
“中方此次抱着极大的诚意而来,愿意与美方就贸易平衡、市场准入、投资者保护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认真交流,推动磋商取得积极进展。”
双方的争分夺秒,共同努力,让这次磋商向前迈进了一步。
其次,就磋商面临的形势而言, 有进展,但也不必过于乐观。
从消息内容看,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样的进展,在过去多轮磋商中是不多见的。
不过,磋商在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推进,但局势依然复杂。
一方面,美方对华加征关税尚未取消,中方反制措施也依然在实施。中美经贸摩擦的对峙局面没有彻底改观。
另一方面,美方一些人并没有放弃极限施压的手段。
比如,在本轮磋商期间,美国媒体释放出白宫考虑加大施压力度的风声——
“纽约时报10日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白宫考虑将谈判工具选项从关税扩展到限制中国进入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进行更大程度的审查等。 ”
比如,在本轮磋商之前,美方一些人以“人权”为借口,将28家中国地方政府机构和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实施制裁。美方一些人近期也频频声称中国介入美国的国内政治,让磋商形势更加复杂。
当然,复杂的形势从贸易战一开始就存在,美方几度议题设置的转换,屡屡给磋商增加难度。
但是,中国一年多来的立场原则与最初相比没有任何改变,表现出一贯淡定,近乎“佛系”。这大概是因为骨子里推崇“行胜于言”的道理。
我们说话,是算话的。
因此,不能因为本轮磋商有所进展而过于乐观,接下来的进程更需要务实的行动、高度的智慧和充分的耐心。
此外,继续向前推进磋商,真正解决当前问题,需要把求同存异这一条中美关系发展的宝贵经验用好用活。
从5月初的剑拔弩张,到6月以来的几度反转,再到如今中美重回谈判桌——人是坐下了,但中美间的分歧并未消除,更何况还有人不时玩点极限施压的老把戏,磋商气氛未见得就能一下子彻底扭转。
双方都需要调整空间,增加互信,创造利于磋商的积极氛围,所谓“事缓则圆”。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也是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新形势所决定。
我们认为可以实现彼此的共赢,他们觉得可能触碰他们的“存量”。
“打打谈谈,边打边谈”,可能成为常态,我们也要尽快适应这种常态。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美会出现大范围的摩擦和矛盾,乃至于冲突?
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要看到另外一种更大的可能——
中美仍然可以找到一条能够管控分歧,又能够兼顾彼此利益最大公约数的相处模式。
如果美方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贸易战没有赢家”,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中方通过磋商和合作解决问题,那么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摩擦,未尝不会找到实质性解决的办法,加征的全部关税也能早日全部取消。
中美经贸问题如果能妥善解决,将给中美其他领域的分歧管控开个好头,这无论是对中美两国还是对世界而言,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从历史上看,《上海公报》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转折点和标志,正是历史发展和实践的结果。
在那之前,中美之间吵过架,较过劲,一度激烈对抗过。但是,在除了合作之外的所有相处方式都尝试过之后,中美最终选择了求同存异这条道路。
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绝不是一句空话。
有分歧但不回避分歧,公开表达。有矛盾但不忽视共同利益,求同存异。
不过,这并不是单方面能完成的任务。
只有双方真正做到求同存异,才能真正打开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直至取消全部加征关税。
来源丨人民日报客户端
责编丨罗仲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