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城铁跨南北 远乡变近邻

©原创   09-24 14:53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曹鹏)交通是城市的大动脉,是城市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70年来,从公路客运到动车高铁,公共交通工具的提档升级,不仅提升了大冶的城市品味和格局,也使老百姓的离家出行路变得更加顺畅、便捷。

十年前,大冶的铁路交通相对不发达,长途客运和普速列车是大冶市民去往外地的主要选择。位于大冶大道的老汽车站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2014年以前是客运发展的黄金期,那时候大冶老汽车站每逢节假日便是人潮涌动。在客运站干了大半生的现任团垴客运站站长汤晓平说,当年客运火爆的景象,至今记忆犹新。

市团垴客运站站长 汤晓平:我们当时武汉专线和省外长线一起有100多台专车,每条线路都很热门,平常每天有4000人左右,像过年过节高峰期要翻3倍,可以达到1万多人,我们全体工作人员都要现场维持秩序。

一边是客运业务量井喷,一边是市民出行难的问题很堵心。经常出差的市民邓进松说,过去离家出行坐车子真是个令人头疼的事儿。

市民 邓进松:我出门在外一般是到长途客运站坐班车,或者到罗桥火车站坐火车,如果这两个线路没有直达车的话,要到武昌去转车。

拥挤的空间,颠簸的道路,难以忍受的漫长的排队购票、候车时间,这是邓进松对当时客运乘车体验的真实描述。

市民  邓进松:那时候大冶人到客运站坐车非常多,平时还好,一到过年过节人山人海,买票排队,上车排队,有时候出门坐个车需要几个小时。

近年来,随着大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冶老客运站既有的客运设施能力,已不能满足当下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的需求。大冶迫切需要再建一个承载力更强的交通客运枢纽。

2009年,武石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大冶作为武汉“半小时铁路圈”构成城市,迎来了城铁发展的大好时机。2014年6月18日,大冶北站正式投入运行,这座每天能承载3000多名旅客快速吞吐的火车站,已成为大冶市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和铁路运行系统的新亮点。2017年9月21日,武九客专全线建成通车,正式宣告大冶已向高铁时代迈进。

市民 舒航:现在出行基本上都是坐高铁,因为高铁比较快也比较方便,不管是探亲访友还是出去工作旅游,我觉得高铁动车是我的第一选择。

每天早上9点48分,大冶北站都会迎来一趟从大冶北发往上海虹桥的G1730次列车。列车设计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每小时,此趟高铁开通,使两地通勤单程仅需5个半小时,打通了黄石地区直达上海、长三角等区域的通道,使市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变得更加便捷。

市民 闵昌义:现在到上海五六个小时就到了,以前到上海最低要十几二十个小时,现在坐车快捷方便。

今年49岁的郭云宵家住大冶城区,原来经常去武汉探亲和游玩,亲身感受到大冶交通事业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大冶北站开通后,每天共有31趟高铁、动车、城际可直达武汉,她现在在北站乘车,既减少了舟车劳顿,也节约了不少时间。

市民 郭云宵:我就选择了乘坐动车,动车非常方便,网上订票也非常方便,进站也不用取票,自己刷身份证就可以了,去武汉45分钟左右,节约了不少时间,我觉得很方便快捷舒适。

如今,大冶市民的出行方式多种多样,老百姓从大冶北站可以乘坐直达到国内许多主要城市的高铁动车,人们的出行半径进一步扩大,便捷、高效、立体化的交通出行方式逐步形成。

大冶北站副站长 郑承道:近些年来,随着全国交通大发展,铁路网已经四通八达,高铁动车已经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主要选择,目前大冶北站共有61趟车停靠,可以直达北京、上海、兰州、西安、福州、厦门、杭州等主要城市,日均发送人达到3500人。

壮丽七十年,阔步新征程。交通事业的大发展更加广阔地打通了城市与外界的连接。我们相信,借助新时代高速发达的立体交通网,大冶文明城市的前进步伐将会迈得更加坚定、从容。

责编丨邹红春 罗仲楷

编审丨尹   歆 王丽霞

总编审丨程霞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