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交通70年发展跑出“加速度” 砥砺前行写辉煌

©原创   09-20 11:30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冯素华  通讯员  刘佳国)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运输服务能力连上台阶,人们出行更加便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交通运输先行理念,政府主导办交通,办大交通成为一大亮点。交通运输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为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先行官作用。

70年,两万多天,见证一个地方交通的史诗级巨变。一项项历史性变革,一个个历史性成就,一次次历史性飞跃,镌刻着大冶交通人勇闯领跑之路的闪光足迹,书写着交通儿女不负深情重托的大冶答卷。

中为跨湖公路特大桥

构建起大交通格局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公路,尤其是国省干线公路对于大冶这种内陆地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它犹如大地的血脉,联系千家万户,支撑产业聚集,传递社会文明,也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无缝对接的‘润滑剂’”。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国兴介绍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密集成网,综合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的70年。70年来,大冶交通运输部门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破解难题,逆势上扬,优化路网,适度超前,着力构建以公路为重点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截止到201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552公里,路网密度293.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大广高速、蕲嘉高速共计88公里已建成通车;在建的鄂咸高速、武阳高速境内约60公里;106、316两条国道和S315、S314、S239、S201、S254、S349等6条省道穿境而过,全市乡镇(场)街道均通国省干线公路,30分钟以内可上高速。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主骨架的“六纵六横”大交通格局,加深了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间的联系,扩大了大冶对外开放的程度,带动了公路沿线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货物流良性互动和经济发展。

为了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快速融入“武汉城市圈”,2014年武汉至黄石城铁建成通车,2017年9月武九客车全线开通运营;由大冶北站始发至上海虹桥高铁“劲牌号”于2019年元月5日正式开通;由此,大冶正式步入高铁时代。

当时间的维度拓展到70年,我们会发现量变的积累,给大冶交通运输带来了质的飞跃。从投资规模看,近10年累计投入资金115亿元,一大批谋划多年的重大项目终成现实,许多群众期盼已久的交通基础设施纷纷建成。70年光阴,大冶交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使得大冶交通从“封闭堵塞”到“四通八达”,一项项交通运输辉煌涌现,编织起从交通大市迈向交通强市的希望版图,成为大冶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补齐民生交通短板

以前泥泞的乡村小道已被水泥路、沥青路取代,过去杂草从生的荒山野岭种上了狗血桃、香李、白茶、辣木,留守的妇女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不变的山岭,见证巨变的时代。

“才闻深山鸣汽笛,又见高路入云端”。2002年实施“百里乡村”道路硬化工程,拉开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大幕。交通运输部门从实施“联通工程”、“财通工程”、“富通工程”,到全力建设“四好农村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近几年,交通运输部门坚持与美丽乡村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与发展产业旅游相结合“三个结合”,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07年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2016年组组通全覆盖,户户通达率稳步提升。截至2018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3731.59公里,占全市通车总里程的85%以上。其中县道217公里,乡道573.79公里,村(组)道2940.39公里;技术指标为三级公路899.2公里,四级公路2832.39公里,占比75.9%,路面铺装率100%,其中高级(刷黑)路面210公里。2018年全市新建农村公路133.5公里、产业路70.9公里,提档升级工程130.1公里,美丽农村公路100公里,改造危桥23座,完成公路安防工程86.08公里,总投资1.5亿元。

市交通运输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补齐农村交通短板,农村公路给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人气、财气。产业因路而兴,农村因路而美,生活因路而变,农民因路而富;广大农民在农村交通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去年,我市先后获评全省、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开启了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保安茶山农村公路

运输服务能力强劲

回首我市交通运输事业70年走过的辉煌历程,到处洒满攻坚克难的汗水,也留下了砥砺前行的足迹。建国初的1952年,全县水陆货运总量4.89万吨,客运量为“零”。2018年全市旅客运输总量6595万人次,货运总量1.42亿吨。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领域,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运输服务能力逐步加强,取得阶段性成效。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交通运输步入发展快车道,运输服务能力实现由“总体缓解”向“基本适应”的阶段性转变。

截止到2018年度,全市拥有道路客运车辆655台、13011座,客运班线101条,货运车辆3153台,载重1699.47吨,货运企业232家。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优先发展,现有公交车372台,运行线路23条,运行线路总里程486公里,日客运量12万人次。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辅助部分,我市还有5家出租车公司600台出租车,为公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为有效缓解广大农村群众乘车难、出行难问题,2015年我市组织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组建13个农村客运公司,采取公交化、班线运输、区域经营、约租等四种经营模式,新增农村客运班线35条,新增客运车辆169台,满足了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群众便捷、安全、经济出行需求。

保茗旅游公路

创新思路筹集资金

大冶交通运输行业向前不断发展,突破的不仅仅是公路里程的成倍增长,运输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更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成果展示。成立于2009年的交通投资公司,克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创新投融资理念。充分利用交通项目为载体,采取与融资机构、证券公司、社会资本合作、“建养一体化”等形式,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10年来共融资80亿元,为我市持续的大规模交通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近几年实施大小项目264个,其中,锦冶光谷“两路”、跨湖特大桥、316国道、铜都大道、106国道改造等一大批交通重点工程相继建成,为构建大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凝聚了交投人履职尽责、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埋头苦干的顽强精神和辛勤汗水。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70年的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淀着,路的故事总是从脚下开始,在新时代的岁月中不断延伸。如今,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一座座大桥凌空飞架;通达的开放之旅,美丽的便捷出行,连起大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载着旅客和各种物资的车辆风驰电掣呼啸而过,跃动着时代的脉搏,用变化聆听发展的声音,用改革蓄积创新的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交通运输部门将以更加务实的思路举措、更加高昂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着力打造高品质快速交通网、高效率干线公路网和广覆盖运输服务网,为建设“三个大冶”继续砥砺前行写辉煌!

责编丨江楠

值班总监丨柯少杰

值班总编丨程霞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