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原创   08-21 09:57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雅维)近年来,我市以“查、防、管、治、建”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主线,以还地桥镇、陈贵镇、金湖街办等重金属污染重点区域为重点,全面推进土壤污染详查、污染防控与管理、先行区项目建设等,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8月19日,在还地桥镇秀山村农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基地,绿油油的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长势良好。记者看到,在该基地安全利用三区内,技术员正通过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系统,对一株株籽粒苋进行水肥灌溉。

示范基地承建单位广西博世科项目负责人 李磊:我们会根据作物需水和需肥的条件,然后在施肥桶里面加入灌溉水和肥料,从而改善土壤的肥力情况,提高它的产量,改变它的土壤性质,最终提高当地土壤整体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该基地项目共106.17亩,主要针对示范区内受镉、铅、砷、铜、锌多金属复合污染的农用地,根据其不同污染程度,采用日常监测、替代种植、钝化修复、农艺调控、植物修复、种植结构调整等安全利用技术,完成污染农用地土壤修复工作并验证效果。

还地桥镇人大主席 胡四军:待植物果实成熟过后,对可食部分的果实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看植物金属含量的成分,来分析土壤吸收的情况,如果检测在可利用的成分之内,证明这个土壤改良成功。

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域土壤改良过后,将对其它区域起到一个总结经验、分类指导的作用。

还地桥镇人大主席 胡四军:将来还要作为我们整个乡村旅游振兴的样板区,在我们其它区域把这个乡村种植、旅游结合起来,推广形成整个区域的示范带动作用。

土壤污染防治意义重大。近年来,除还地桥镇外,我市其它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中,金湖街道栖儒村和柯湾村283亩耕地管控治理修复项目成效明显;罗家桥街道等地的中度、重度污染农田,实施“双转工程”,转移农民5506人,转型土地7050亩,保障了人居环境安全,实现受污染农田安全利用。


责编丨邹红春 罗仲楷

编审丨祝望林 王丽霞

总编审丨余伟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