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还需要家访

07-23 08:29  

合肥六十一中拥有两个校区,其中的北校区就“隐藏”在当地的一家大型菜市场的隔壁。这所在合肥众多学校里名不见经传的学校的特殊之处在于:在校1800多名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随迁子女比例超过95%。

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现状,决定了多数孩子的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父母早出晚归,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子女;孩子大多居住在城中村的出租房里,有的家中甚至没有一张书桌,更别说学习的氛围。

如果只是在课堂上接触学生,六十一中的很多老师都会郁闷:这里的不少学生学习不积极,不爱说话,不讲究仪表……但是看到学生的家庭环境,老师才知道他为什么有这些优缺点。

多年的教育探索让六十一中的老师得出一个共识:如果说名校的老师表现出一种权威理性的师道尊严的话,我们带给孩子的更多的是一种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情感关怀。

让老师理解孩子是教育的起点

今年3月,合肥市包河区启动了“千名党员教师访万家的活动”,其家访的重点对象在于特殊群体儿童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等六类家庭,要求覆盖比例超过25%。据介绍,目前已经有1500多名老师,走访了7000多个家庭。在已经到来的暑假,这个数量将会更多。

“这些特殊的家庭,我们学校都有。在此之前,家访也一直是我们重要的工作手段。”六十一中校长廖颖杰说。在六十一中,家访是每位老师的必修课。有的老师一年能走访40多户家庭,基本把班上所有学生的家庭都走了一遍。“老师如果不去孩子的家庭走访,就根本谈不上理解孩子,而理解孩子是教育的起点,决定了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路径。”

黄学娟老师与郭丰年老师在随迁子女家中进行家访。合肥市六十一中供图

“家访过程中充满了感动,孩子的行为有时甚至在激励着老师,回来之后,仿佛又攒足了能量,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把他们教出来!”黄学娟最看重的是自己班上的“数学王子”小刚,但是这个孩子的成绩偶尔也会出现起伏。

有一天,黄学娟突然接到电话:“小刚两天没有回家了。”后来,众人在小刚家附近的医院住院部找到了他。

小刚失踪的原因很简单——期末考试在即,小刚和父亲租住的群租房太嘈杂。为了能有个安静的地方复习,小刚躲在病房走廊里看书,如果碰到有空床,就在此过夜。事后,小刚告诉黄学娟,“老师,请相信我,再熬一段时间就好了,考上高中就能寄宿了,我就能有看书的地方了。”

“你会发现,老师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样懂事的孩子会让你心疼。”黄学娟的眼圈湿了。

这个时代为什么还需要家访

平时,你没有机会深入这些“熟悉的陌生人”的家庭。

当你在菜场接过菜时,当你在家门口接过快递时,他们被省略成一个职业的代号。你可能忽略了他们在这座城市有个临时的家,那里或许住着正在上学的孩子,他们和我们一样对孩子对未来憧憬万分。

记者跟着六十一中的老师进行暑期家访。一天下午,分别走访了来自皖南与皖北的两个家庭。家长几乎都是一样的表情,见到外人略显局促紧张,话也不多,更多的时候是满足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小小的客厅一下子被到访者塞得满满的,却不显得拥挤,反倒有些温馨。男主人手忙脚乱地切开刚买的西瓜,一个劲地催老师吃。在他的眼里,满满的是对老师的尊敬,是对孩子未来的憧憬。

那一刻突然顿悟: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家访!

一位老师告诉我,他家访的一名学生,家里连张桌子都没有,全家十几口人挤在一间出租屋里。这名学生只能等家里人都睡觉了,才有时间写作业。家访之后,这位老师真心为自己的学生骄傲:我的学生能取得今天的分数已经很棒了。

家访把一个个名字代表的符号更具象化,这种面对面带来的交流、理解和宽容,是社交软件所不能替代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交流让教育有了温度。在与这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更多的接触中,我深深体会到,这所在各方面均不占优势的随迁子女学校,如果没有在宽容与理解基础上的感情的投入,教学改革只会沦为各种理论、观念、口号的杂糅堆积。

一位女老师说,每次从条件很差的学生家庭回来,就会心生同情,想方设法地接济学生,有时是出于母亲的本能。比如,早上撞见一个头发乱乱的女生,会一把拉到怀里,为她梳好头。还有很多同学都记得,人生第一次吃到的寿司与蛋挞是在谢雯老师的课堂上。在她看来,作为学生的奖品,老师亲手做的东西比买来的时尚文具更有意义,因为那里面有满满的感情。

每逢高考,当地媒体梳理状元来自哪所初中时,肯定与这所学校无关;当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公布时,他们也体会不到其中的喜悦。但是,因为有感情,老师们并不在意,依然默默前行,力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因为有感情,老师就不会把学生视作生产分数的机器,自然能够宽容他们不够理想的分数,更不会因此而否定一个学生。

在不久的将来,“随迁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将成为历史——合肥所有的学校都将接纳随迁人员子女。

想当年,这些孩子操着不同的方言,从天南海北汇聚此地,为了同一个梦想——通过教育改变家族漂泊的命运,在城市里顽强地扎下根,更好地生活下去。正是因为这类学校的存在,他们今天梦想成真。

这所学校很少受到媒体的眷顾。记者到来的消息,一不小心传遍了全校老师。一位老师真诚地说,“感谢媒体记者的关注,你们在为我们鼓劲儿加油!

作为记者,我们来得有点儿晚:媒体的目光早该从“名校”身上挪开一点,哪怕分一小半给这样的学校也好。

这是我们的社会应当表达的敬意!

来源丨人民日报

责编丨罗仲楷 李文添(实习生)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