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少好学,因家庭贫困与大学失之交臂,进车间苦学铸造技术;二十出头,他借资办厂房,淘得第一桶金;而立之年,他凭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只身赴海南开拓市场……如今,年过半百,在海南拥有一番大事业。他就是海口大冶商会会长杨云南。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杨云南淡定地说,“只要踏实肯干,哪里都能闯出一片天。”
埋头苦干学技术 车间里练出“硬本事”
1967年,杨云南出生在大冶伍桥村上杨湾,在八个兄弟姐妹当中,他排行老五。全家十口人,仅靠父母种田糊口,能够吃饱穿暖就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家里困难,但是对于子女读书,父母是非常支持的。杨云南头脑灵活,勤于思考,从上学到高中毕业,在班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高中毕业那年,杨云南年仅14岁,正憧憬着大学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的父亲因故去世,家里没了顶梁柱。母亲卧病在床,不能劳作。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杨云南不愿意增加家里的负担,主动放弃了上大学的念头。“大学读不了不要紧,早点出来做事还能挣钱。”杨云南轻声安慰着母亲,若无其事般笑了笑。
经人介绍,杨云南到四棵机械厂做事。一开始是到车间当学徒,学习铸造工程。杨云南学历较高,同时脑子灵活、踏实肯干,学习铸造技术非常快。一般情况,只要师傅教了两遍,他就能熟记于心,之后便勤加练习,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别人需要三个月掌握的技术,他只需一个多月,就能运用得游刃有余。等杨云南正式出师时,与他一同进厂的同事还在练习基本功,纷纷露出羡慕的眼光。
杨云南不仅学技术特别快,为人还特别厚道。虽然年起轻轻,但从不偷懒,重活、累活抢着干,能帮忙绝不袖手旁观。在车间内,大家都特别喜欢他。熟悉杨云南的人,纷纷称赞道,“别看他年纪小,做人做事样样都不赖,将来一定有出息。”
一晃,杨云南在四棵机械厂做了三四年了,成了车间内一名铸造技术骨干。工作中,同事们遇到相关问题,第一个想到就是他。久而久之,他受到了厂里的重用。
1986年,厂里与冶钢合作,安排杨云南等人到冶钢车间做机械配件。走进冶钢车间,眼前的景象让杨云南感到震惊。几百平方米的车间内,车床一列列整齐摆放,工人们穿着工作服在岗位上作业,地面上一尘不染……整个场景井然有序,忙而不乱。除了车间环境好之外,冶钢规范的管理方式也让杨云南刮目相看。
在冶钢做了一个星期的机械配件,杨云南回到了厂里,心里却平静不下来。与冶钢相比,自己所在的厂就像是个作坊,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管理方式都相差甚远。厂里接单,为冶钢等大单位做机械配件,那么自己开厂应该也可以。
“既然自己可以做,何不自己做?”几经思索,杨云南辞掉了四棵机械厂的工作,毅然走上创业的道路。
单枪匹马跑市场 南下闯荡出“大事业”
说干就干,1988年杨云南在七里界找了一间厂房,从亲戚朋友处借资5000元买了三台旧机床,再找几个工人,成立了七里界机械配件厂。
生意从哪里来?没有任何人脉资源的杨云南,凭着自己的经验,一家一家去找。冶炼厂、选矿厂、拖车厂……有可能需要做机械配件的厂,杨云南一一上门咨询,试图寻找业务。半个月时间,杨云南几乎跑遍了大冶的山山水水。
皇天不负有心人,杨云南到大冶拖车厂拜访时,得知该厂需要生产一批拖车抽管配件。杨云南表示,自己的生产车间有加工能力,保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杨云南是个实干的人,说到的就能做到,这一点,圈内的人都知道。该厂副厂长了解相关情况后,同意让杨云南接这笔单子。
第一笔单子拿到手了,杨云南欣喜若狂,却不敢有丝毫大意。他回到自己的厂子里,带着几名工人一个一个零部件地加工。拖车抽管配件有相应的规格,甚至要精准到毫米,稍有偏差,就导致不合格。为确保精准,杨云南拿着尺子一遍一遍地量,进行无数次加工、改进,直到符合标准为止。对于不合格产品,杨云南要求一律不准出厂。工人少,工作量大。为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杨云南自己吃住在厂里,累了困了就睡个囫囵觉,醒来就接着做。
看到杨云南如此拼命,工人们备受鼓舞,纷纷卖力做事。最终,第一笔单子顺利完成,并得到了对方的大加赞赏。当时,大冶拖车厂的领导拍了拍杨云南的肩膀,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小小的厂房,能够保质保量地加工配件,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第一笔单子的顺利完成,增加了杨云南创业的底气,也逐渐打开了行内的市场。两年下来,杨云南赚了七、八万元,也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随后,杨云南扩大厂房建设,引进高端设备,准备大干一场。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一跃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海南原本是贫穷落后的边陲地区,公共基础实施建设十分落后。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海南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杨云南看准了时机,将眼光投放到了海南。
1991年,杨云南单枪匹马来到了海南跑市场,为各大水泥厂做机械配件。当时,海南最大的一家水泥厂在儋州,有许多配件是在大冶加工的。杨云南找上门去,并拿下相关业务。最初按照儋州水泥厂的要求,杨云南回大冶生产机械配件,然后将配件运到儋州。三、四年时间,杨云南在海南接的业务越来越多。
从大冶到儋州,来回周期长、费用大,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杨云南想着自己带人到儋州,直接生产机械配件。听说黄石煤炭机械厂有好多工人下岗,杨云南趁机去招了几个技术过硬的下岗工人。之后,他带着大家来到了儋州,为当地的水泥厂做机械配件。
四年的时间,在儋州的业务越做越多,杨云南和手下的工人只得长期待在儋州,也逐渐与当地人打上了交道。一次,原儋州那大办事处书记李琼新到基层视察,无意中了解到了杨云南的情况。杨云南将自己准备在当地办厂的想法告诉给了李琼新,得到了大力支持。李琼新亲自安排场地给他建厂,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1996年,杨云南创立儋州磊鑫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如今,随着事业越做越大,在海南冶商的圈子里,杨云南声名远播。
倾力于商会建设 为老乡打造“暖驿站”
而今年过半百,回忆起自己创业的经历,杨云南深知出门在外的不易。作为一名在海南的老大哥,“能帮则帮”是他一贯的作风。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南工作的大冶人达1万多名。大冶人在海南遇到了困难,只要找到杨云南,他必定会出手相助。大到项目建设、资金筹集,小到户口落户、小孩上学,杨云南已记不清帮了多少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杨云南无私帮助家乡人的行为,感染了在琼的冶商。大家纷纷向其学习,互帮互助、抱团取暖。而成立海口湖北大冶商会,一度成为在琼大冶人最迫切的心愿。
随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展览业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大冶人到海南、海口投资创业。因此,成立大冶商会符合市场经济背景下商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也是推进海南、海口与大冶市共同繁荣的纽带和桥梁的需要。
2016年9月12日,海口湖北大冶商会成立大会召开。在海口湖北大冶商会首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决议上,杨云南当选为海口湖北大冶商会会长。当天,160余名商会会员齐聚一堂,共话乡音、同叙乡情,让人感概万千。
“势单力孤了,是抱团取暖的驿站;想转型了,是信息共享的驿站;想家了,是倾诉乡愁的驿站;赚钱了,是分享成功的驿站;缺钱了,是寻求支援的驿站。”自成立以来,海口湖北大冶商会在杨云南的带领下,依法办会,共谋发展,回报家乡和社会,并将大冶商会打造成一个家乡人的驿站。
杨云南表示,商会将全心全意服务于在琼区域内投资的企业,密切企业与政府的联系;维护在琼区域内企业合法权益;引导会员企业守法经营、自觉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弘扬冶商精神,树立良好的冶商企业形象,打造“信用冶商”新品牌;促进企业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在海南省投资的大冶人发扬冶商文化,传承青铜历史,共叙乡情,团结发展。
饮水思源,心系家乡。2009年,杨云南响应号召回家乡投资8千万元成立石金机械有限公司。2017年,该公司与重冶联铸谈项目合作,并初步达成协议。该项目拟投资2亿元,预计今年年底开工。在杨云南的带领下,海南冶商纷纷响应号召,回冶投资办厂,回报家乡。与此同时,为了琼冶两地经济的发展,海口大冶商会组织由省商会企业家和商会部分精英组成的考察团回冶商务考察。企业家刘华栋、刘福国、欧阳伟等对大冶的变化感到很自豪,纷纷道出回冶投资项目的意愿。
尽管身在天涯海角,但心心念念的是家乡。今年8月初,应市委、市政府邀请,杨云南回冶参加劲牌工业园开工仪式。对此,他倍感兴奋,“要地有地,要政策有政策,经济发展环境也很好,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大冶发展。”他说,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海口大冶商会将运用商会平台招商引资(项目),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来源 | 今日大冶
记者 | 李文娟
责编 | 胡晓(实习生)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