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冶商: 凝结桑梓情 共筑发展梦

08-14 09:41  

“青铜是故里,冶炼铸辉煌,江南有福地,鄂冶美名扬。离家千里外,青春筑梦想,成功路上多勤奋,创业传奇少彷徨,商海显身手,冶商竞风流。诚信人为本,财富德中藏。修慈善,讲担当,归故里,报家乡。树立冶商新气象,牢记民富与国强。”这首《冶商之歌》正是广东冶商的真实写照。

南粤大舞台 冶商崭头角

改革开放,吹响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号角。作为对外开放的最前线,80年代起,一批批的大冶人南下广东闯荡,一个个精彩的创业故事也在此诞生。

出身于茗山农村家庭的汪加胜,如今是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湖北大冶商会执行会长,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之一。1998年,他辞去收入稳定、条件舒适的国有研究机构职位,怀揣着对新材料行业的满腔热情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商业眼光,带着借来的2万元,在广州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年时间里,汪加胜把鹿山从一个蜗居于小车间的公司,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功能胶粘剂和防腐新涂料行业享有盛誉的民营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鹿山产品出口世界六十多个国家,服务一带一路,更是把鹿山新材的产品广告做到了美国纽约大街。

作为土生土长的金牛人,高中毕业后就跟随父亲去株洲闯荡的夏新华,十几年时间,从摆地摊做到株洲十大服装品牌之一,不可谓不成功。然则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2001年他毅然将当时已经走上畅途的企业整体搬到广州,开始了艰难的二次创业。几年间,就在当地又创造了一个响当当的服装企业——夏邦服饰,年总销售额达到6亿元,拥有员工2000多人。

像钟表和精密制造行业大佬熊汉生,陶瓷王子郭衍军,家具大王曹一波,深耕玉器行业20多年的陈文、陈武、陈双、陈全四姐弟,从化妆品行业跨界大健康产业的美年女神张纯,私人馆藏第一人李盛炳,骆驼服饰掌门人万金刚,深谙中医之道、酷爱健身的上市公司老总刘易之,多次接受央视采访的制冷设备专家广绅老总王新兵,电子通讯行业翘楚祝国胜,建筑行业荣誉等身的周新国,智能科技领域新生代力量张学文,在服装行业游刃有余的万庆喜、刘晓兰、黄珊,模具钢和五金行业代表人物熊焕,环保服务行业精英周晓明、胡长兵、华先敢、祝劲松,诗人商人石高才,正能量爆棚的平板电视行业代表彭书文等等,一张张含金量十足的冶商名片,一个个充满励志的商界传奇,一代代创业英雄的崛起,这样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

漫漫创业路 抱团走大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几万名大冶人在广东创业。资产规模达到千万以上的冶商目前有1000多个,分布于广东的各座城市里。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处于一种散兵作战状态。

“以前,没有商会,在粤的大冶商人们,都是单打独斗,什么事情都只能靠自己解决,一直没有归属感。”一位在粤的冶商说。随着进驻广东的人越来越多,广东的大冶商人明显感觉到“大家像一盘散沙”,陷入了“大事无人管,难事无人问”的窘境,企业家们迫切希望能有一个合适成熟的机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同时引领在广东打拼的冶商抱团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过精心调研、充分酝酿、三顾茅庐,请出了大冶人在广东的优秀代表郑正军,由他主持广东省湖北大冶商会工作。郑正军果然不负重托。经过11年的发展,广东省湖北大冶商会从刚开始的初创阶段,到正式注册登记,拥有1000多平米由郑正军会长垫资近400万元装修的办公场所,再发展到今天拥有8个分支机构、600多家会员企业、引进回乡投资金额100多亿的规模。今年初,大冶市委、市政府授予广东省湖北大冶商会“2017年度商会建设工作突出单位”、“2017年度商会服务招商引资工作一等奖”和“首届冶商慈善公益提名奖”等多项殊荣。

2012年11月,广东省湖北大冶商会在广东省民政厅登记注册,2013年8月正式揭牌。就在揭牌当天,商会就组织在粤冶商与大冶市政府签约了7个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6.12亿元。

“广东省湖北大冶商会是广东省第一家在省民政厅正式登记注册成立的以省名命名的异地县(市)级商会,是在粤冶商的‘娘家’。”许多在广东的大冶企业家都自豪地说道。

商会的成立,是乡情联结的纽带,商情互通的平台;是文化传承的根脉,精神冶炼的舞台;是在粤冶商遭遇危机和困难时的“避风港”,是会员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创优的“加油站”,是企业家培育和成长的“摇篮”,是在粤冶商和老乡温暖的家。

合力齐发展 同舟共扬帆

商会成立以后,如何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为会员服务、助力政府中心工作,增强会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直是商会理事会苦苦思索、孜孜追寻的难题。

“商会必须坚持和树立为会员打造资源整合的平台和提供优质的服务,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位意识,帮助和协助会员解决实际困难,规范其诚信经营行为,助推企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几年来的运营实践使商会认识到,仅靠传统的收取会费来运作商会,对商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较大的制约,对增强会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更好地履行商会责任和义务是一种牵制。因此,必须通过‘以商养会,以会促商’的模式,激活商会自我造血、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会长郑正军的话,道出了商会能历经十余年且呈现蒸蒸日上发展态势的根本原因。

“以商养会”是指商会对各种资源和渠道进行科学优化、有效整合,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以一定的商业形式,以符合商会实际情况的模式,通过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经营行为等商务运作实现盈利,用以补足商会的日常活动支出,剩余所产生的盈余再用于股东分红。郑正军表示,商会企业通过参与市场竞争、依法经营实现收益,这样才具备自身的造血功能,新鲜血液的输入才能够让商会服务企业更有保障、更具活力。商会将会员企业的资源、人才、资金有效结合,合理、优化配置,积极发挥平台优势,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资本方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深度融汇,积极地帮助会员企业扩展商脉,拓宽渠道,信息共享,促进合作,为会员企业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带来商机和利益,这就反过来实现了“以会促商”。

目前,广东省湖北大冶商会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清远、肇庆等八个地级市成立了分支机构,建立了党组织。组织架构齐全,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做到了规范化运作,规模化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成为大冶市在全国20多个各异地大冶商会的标杆商会。郑正军说,一个商会的颜值高不高,在于平台建设得好不好;一个商会的功能强不强,在于服务政府、服务会员、回报社会的力度大不大。广东省湖北大冶商会以“天下冶商,和合共赢”为宗旨,弘扬冶商文化,传承冶商精神,树立冶商形象,提升冶商品牌。在不久的将来,商会将向5A级商会迈进,努力把商会打造为“会员支持,社会称赞,政府信任”的品牌商会。

殷殷桑梓情 拳拳赤子心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多少年来,在粤冶商们无法割舍的,便是那一片浓浓的乡情。

广东省湖北大冶商会成立以来,商会充分发挥在粤窗口作用,充分利用异地商会“两地熟”的独特优势,在区域经济互动和文化交流合作中发挥了重要桥梁作用。一方面积极融入市委、市政府大“冶商”战略发展体系,认真实施冶商回归工程,对回冶投资会员企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有时甚至想之还未想,帮之其难点,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为他们提供保姆式、管家式的服务。通过扶持回冶企业成长,助力家乡经济发展,从而极大地提振了在粤冶商回乡投资的热情和信心。

“大冶是全国百强县市,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只要符合产业链,我们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感情角度,都会回报家乡。”谈及回家乡投资,多名在粤冶商都产生了这样的共识。

监事长夏新华回到金牛投资的湖北夏邦服饰有限公司,执行会长黄浩胜回乡投资的陈贵顺富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执行会长王东红回到保安投资的湖北博弈电子有限公司,执行会长深圳分会会长张纯回大冶、黄石、阳新投资的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常务副会长余志兴在城西北工业园投资的博雅饰品有限公司,常务副会长陈宏旺在灵乡投资的不锈钢和养生壶项目,常务副会长易正红在还地桥投资的骏辉铝业,常务副会长彭军建在陈贵投资的湖北军龙钢业有限公司,还有常务副会长汪斌、副会长刘富强等等……一家家企业、一个个项目,或回乡投资创业,或引荐客商来冶考察投资,广东大冶商会现在已成为在粤冶籍企业家开展二次创业、回报家乡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会长郑正军的提议下,商会把“以商养会、以会促商”提到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大胆探索“以商养会”新模式,力图破解商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难题。2015年底,郑正军发动广东的大冶籍企业家们,联合成立了广东冶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9月,又在家乡注册了冶商(湖北)工程投资有限公司,为广东冶商股份的全资子公司。不仅投资黄石、大冶等周边地区的工程项目,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同时也将税源带回了家乡。

殷殷桑梓情,拳拳赤子心。广东省湖北大冶商会带领在粤冶商不但积极地以实业回报家乡,如修桥补路、捐资助学、扶危济困……而且,只要家乡有需要,他们总是第一个出手。2016年7月,得知大冶正在遭遇洪水灾害,广东省湖北大冶商会当即发动捐款倡议,短短几天时间募集了50多万元的救灾款项和物资。据统计,自2007年初创以来,广东大冶商会共计捐出资金500多万元,用于家乡各项慈善和公益事业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慈善爱心人物。

来源 | 今日大冶

记者丨周春明

责编 | 胡晓(实习生)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