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论及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要求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坚定信心,奋起直追,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七律名句,现在多被用于形容我国科技创新的一个重大领域——航天。2018年6月2日,由武汉大学投入研发、依托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自主研制的科学试验卫星“珞珈一号”01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130米分辨率、260公里幅宽的夜光成像能力,将为基于夜光遥感的宏观经济分析等研究提供数据。我们处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交汇期,如何把握历史机遇,破解严峻挑战?79岁的“珞珈一号”科学试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仁院士认为,要心中有国、心中有民,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创新、追赶、超越,争取将更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主创新,引领创新,
才不会受制于人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指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些重大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攻坚克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GDP走到前面,中国还不能算强。对我们从事的行业来说,就是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上攻坚克难,不断解决核心技术的问题,跻身世界前沿。
目前,“珞珈一号”我们规划了三颗星。01星是科学研究卫星,全世界还没有100多米分辨率的夜光遥感卫星,我们补上了这个空白。02星是多角度毫米波雷达卫星,即视频雷达,晴天阴天没关系,白天晚上也没关系,全天候、全天时观测和监测目标,这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创新。03星是光学视频卫星,将实现0.5米光学视频图像直接传送到智能手机上。“珞珈一号”的02星、03星都有合作单位,为什么大家愿意共同投入?就是因为这几颗星有很强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创性特点,有潜在的应用和商业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去我们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还创造了两弹一星。因为我们发挥了另外一个优势,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学科,从当年夏坚白、王之卓、陈永龄等几位先生开始,就坚持了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我们现在研究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不是买别人的,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的团队将我国卫星遥感影像的直接定位精度从300多米提高到10米以内,使“资源三号”无地面控制测图精度达到“中国第一、世界同类领先”,彻底解决了全球测图的技术难题,支持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实现了我国1∶5万测绘从依赖国外卫星到使用国产卫星的根本性变革,我国一举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成套卫星测绘技术的国家。
有些事实已经存在,你不可能改变,比如卫星导航、遥感和通信,人家先做我们后做。但智能化应用系统,做到世界前沿去,这是我们的追求。现在,高校在放暑假。我的理解,正常的休息是需要的,高校的假期是学生不上课的时间,但不是不工作的时间。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形容现在科技创新局面时所说的,“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坚定信心,奋起直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通过努力解决国家、人民的需求,
乐趣是无穷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从事高校教学、科研,我有一个深深的信念,一个人只要想着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件事就会充满活力。
国际上,Google地图是最早的数字地球。但是Google地图有什么问题?它画的那些国界,中国的一些领土没有了。为实现中国的数字地球梦,我们做出了天地图,这是自Google以后世界上第二个国家级的数字地球。这一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天地图宣示了我国的领土和海洋主权,满足了国防、外交、经济社会发展等国家重大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开放空间布局的创新性顶层设计,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我和其他测绘院士,曾联名给国家领导人写报告,用中国的卫星数据,用中国的算法和软件,不需要地面控制,可以实现全球1∶5万的测图,很快获批复,并在国家发改委列入专项。今年,我们要完成2000万平方公里的“一带一路”的测图,来支持沿线各国共同发展,支持中国面向全球开放的责任。
就在今年前段时间,有报道说,卫星影像公司EarthNow计划发射约500颗卫星,对几乎整个地球表面进行“实时的、未经修改的”的直播拍摄,该公司从一些顶级投资者那里获得了大量资金,其中包括软银、空中客车以及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天上有遥感卫星,有导航卫星,有通讯卫星,但它们是分离的,任务是分开的,信息是各自的,服务也连不起来,我们早在十年之前就提出了天地一体化,构建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我们的梦想是把通信、遥感、导航集成做一个有机的网络系统,再将人工智能上天,实现PNTRC空天智能服务,形成定位、导航、授时、遥感、通信一体化组网,将航天应用从专业用户推广到全球大众用户,为全球各行各业和大众百姓提供强有力的空天信息智能服务。
我始终记得我的老师王之卓先生的一句话:跟着外国人走不叫创新,开拓国家科学发展需要,为实现还没有实现的目标去努力,这才是真正的原始创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了,但艰苦奋斗不能丢。我一直跟学生说,你同时只能住一个房子,只能睡一张床,吃饱了就不能再吃了,所以物质的追求是有限的,但是对事业的追求是无限的。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通过努力解决国家、人民的需求,这个乐趣是无穷的。
把最有挑战性的问题交给年轻人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讲,“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怎样让团队长葆创新活力?怎样让人才队伍快速成长?传统培养人才的方法,是跟着老师打基本功,一步一步走。在摩尔定律时代,学科交叉时代,除了这些方法,还要注意把年轻人放到科研最前沿去。我们不能把他们当作“劳动力”,而是要把最新鲜、最有难度、最有挑战性的问题交给年轻人。
我们长期聚焦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不断聚集人才,通过引进与培养并重、将年轻人放到重大项目攻坚一线、灵活多样的薪酬激励和考核等方式,逐渐形成了这个领域内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创新团队。我们现在的这个团队里,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有海外请回来的千人学者、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卓青、973首席,有全国百篇优博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形成梯队,分工合作。他们都做得很好,在30多岁就取得了显著成就。团队今天的中坚力量,早在博士生阶段就被大胆“放飞”。
习近平总书记还说,“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这番话极其深刻。
我们都知道考评要量化,你做了几个课题,申请了多少研究项目,出了几篇文章,这个叫量化评估。但是对于人才,应该是量化评估为辅,非量化评估为主。爱因斯坦一辈子写了不到20篇文章,拿了两个诺贝尔奖。我也常给学生举一个例子: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校7年没写一篇论文,仍然当着教授,后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没多久就获得了诺贝尔奖。量化评估不是不需要,但是将量化评估绝对化,是机械唯物主义,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搞绝对的量化评估,那就数数字嘛,用计算机数,你写了几篇文章,你就拿多少科研经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任务,产出论文的速度是不同的,量化评估为主,很容易滋长一些年轻人唯论文、凑论文数量的倾向,本来一篇好论文,结果分成三篇小文章去写,肯定不对。
任何荣誉都只代表“过去”,而培养人才,却是使事业后继有人的永恒“课题”。年轻人的优点,就是有想象力,有创造力,不保守,不受旧框框束缚,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属于那些勇于创新、勇于攀登、勇于克服困难的年轻一代!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