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首日 “三伏贴”引爆患者治疗需求

07-18 08:24  

俗话说,“热在三伏”,又到了夏季养生重头戏“三伏贴”上场的时候了。按照中医说法,“驱寒固本,冬病夏治”,三伏天正是一年之中补充人体阳气最佳时节。

那么,什么是“冬病夏治”呢?它又能治疗哪些疾病呢?它的治疗效果好吗?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我市中医医院相关专家,为广大市民绘就一份就医指南。

市民纷纷求“贴” 专家提醒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17日上午八点,记者在市中医医院门诊部一楼看到,众多市民已经在各医师诊断处、窗口处排起了数列长队。患者需在门诊大厅找专科医师诊断,医师确诊后开具处方,前往药房取伏贴,再到指定科室进行取穴位、敷贴。

“我因为早年在沿海地区务工,风湿痛症状比较严重。”排队等候的张爹爹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敷贴的第二个年头,通过去年的调养,他感觉疼痛情况明显有减轻,希望通过坚持敷贴,彻底告别病痛。

记者了解到,“三伏贴”这一传统中医疗法从清朝流传至今,但也并不是包治百病,同样有一些患者并不适宜敷贴。市民李女士在听闻了“三伏贴”的神奇功效,本想亲身体验一番,但在诊断中被告知不建议敷用“三伏贴”,“医生说我的体质比较阴虚贫血,‘三伏贴’所起到的功效比较有限。”李女士说,“这让我感到了医院医师的负责,并不盲目给患者用贴。所以这次我选择开具了一些对应的补药,希望补好身体后明年来敷‘三伏贴’。”

市中医医院医务部主任周浩表示,“三伏贴”有着广泛的适用人群,但不代表所有症状使用都能得到功效,甚至某些体质盲目使用还会有反作用,市民一定要经过专业医师诊断后用贴,不建议网上购买药物或者在非正规小诊所敷贴。

伏贴功效神奇 “冬病夏治”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那么,“三伏贴”因何有如此神奇的功效,让众多市民趋之若鹜呢?据介绍,伏贴,又叫“天炙”,是在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理论的指导下,以经络理论及中医时间医学为基础,选用辛温芳香、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研末调制,在“三伏天”“三九天”敷贴于穴位,使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一种治疗方法。

周浩介绍说,“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

据了解,“冬病夏治”,简单来说就是冬天好发的病,在夏天进行治疗,以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冬病夏治”主要针对小儿、老年人、体质虚弱的慢性病人、过敏性疾病、虚寒性疾病、慢性疼痛性疾病人群。

“冬病夏治”的方式很多,如:中药内服、穴位注射、刮痧、拔罐、药膳等都属于冬病夏治范畴。“三伏贴”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方法,也就是将白芥子、生姜等中药制成药饼,根据病情对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进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驱散内伏寒邪,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治疗贵在坚持 八类“三伏贴”将为市民服务

“冬病夏治”适应病症主要有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反复感冒、冻疮等。

周浩说,市中医医院自2006年开展“冬病夏治”敷贴以来,已为近万名患者进行了治疗。随着“冬病夏治”影响力的扩大,每年新患者不断增加,并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好评。“特别是市中医医院加入省中医院医疗集团后,对病种进一步扩大,今年的‘三伏贴’类型达到了8种,可以适宜于更多市民患者。”

据介绍,截至17日晚,市中医医院“三伏贴”服务人次已达1000余人次。“值得注意的是,‘冬病夏治’治疗的是冬季好发的疾病,很大一部分是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不可能像西医治疗后那么迅速,而是要等到冬天才能验证有没有效果。”周浩说,“冬病夏治”是一项长期“工程”,疗效不会立竿见影,贵在坚持。

>>链接

今年伏贴具体时间

头伏:7月17日(六月初五)

中伏:7月27日(六月十五)

闰中伏:8月6日(六月廿五)

末伏:8月16日(七月初六)

来源 | 今日大冶

记者 | 黄黎

责编 | 严哲钰 (实习生)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