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着力构建新时代干部管理体系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念好“紧箍咒” 撑起“保护伞”

06-06 09:06  

针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对干部工作的新要求,一些干部出现了不敢为、不愿为,担当不够、创新不足等问题。如何消除“不干怕问责,干多怕出事”“做好没人知,做坏要自己埋单”等消极情绪,调动和保护好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近年来,市委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认真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以选准用好干部为根本,严中有容、严中有爱,以管理激励为保障,念好“紧箍咒”,撑起“保护伞”,着力构建以“选拔、考核、管理、激励”为主的全链条干部管理体系,充分调动了干部积极性,激励干部敢担当、有作为。为干部大胆改革、担当有为消除了思想顾虑,解除了后顾之忧,让干部安心、安身、安业。

立起“方向标” 为干事创业者“松绑”

“犯了错误不可怕,怕的是被组织抛弃。今天我再次感受到组织温暖,重拾满满的信心,会把最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去。”5月24日,金湖街办干部张某走出会场时激动地说。

据了解,张某曾因工作失误,受到组织处理,后在信访工作中表现突出,又被提拔重用。在大冶,跟张某有相似经历的干部,有近20人。

当天,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精神,700余名党员干部参会。“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这一表述让大家印象深刻,备受鼓舞。“我们干事更有底气,心无旁骛,敢担当有作为。”市发改局局长吴建军说。

2016年9月12日,我市出台的《大冶市容错免责减责激励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制定了免责或减责“十条”,明确了对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无明令禁止,工作中出现失误或造成影响和损失,但经过科学民主决策程序、阳光运行,没有谋取不当利益的;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和上级、本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出现工作失误和偏差,但积极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进行先行先试改革,因大胆探索有利于改革创新和发展大局的工作,出现探索性失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深入推进我市“一优三化”战略过程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主动抓招商引资、抓项目落地、抓政策落实,因国家政策调整或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变化,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或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失的等10种情况,干部可进行免责或减责。同时规定,对予以容错免责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实行“四个不受影响”; 对予以容错减责的个人,在问责后,及时跟踪管理,保护其工作积极性;如有影响期的,在影响期满后,个人使用不受影响。

“试行办法”出台之后,我市在为干事者撑腰鼓劲方面纷纷亮出自己的硬招实招。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回访教育200余人次,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认真落实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容错纠错、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等相关制度,对1100余名符合条件的干部及时晋升了职级待遇,对受处分后能够知错改错、踏实做事、敢于担当的干部合理予以使用,不“一棍子”打死。

用好“指挥棒” 给乱作为干部“亮红灯”

“父母都是教师,为什么他儿子还能领高中助学金?她的贫困证明是谁给开的?”电话那头,一位中年妇女质问到。

自今年市纪委设立了965888扶贫领域投诉举报专线电话后,电话常响,市纪委接听人员一一分门别类记录下来。

教育领域扶贫资金被个别干部和教师当做“唐僧肉”,他们伪造各类证明条件,故意隐瞒收入申领教育扶贫补助金。市纪委根据群众举报,查处了4名村干部违规出具贫困证明、5名教师违规申领、发放教育扶贫资金的典型案例,用心守护贫困学子的“奶酪”。

“一些地方落实贫困名单不看实际看身份,不查收入查人脉,不核家庭核证明,随意降低贫困救助标准,把一些不完全符合条件的人群纳入进来,这种假扶贫、扶假贫的现象必须根治。”市纪委第一执纪监督室某干部如是说。

去年11月份市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战役指挥部成立以来,市纪委紧盯“四个重点”立足执纪监督问责,“亮剑”扶贫领域形式主义、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降低标准搞假扶贫问题,共摸排问题线索376个,查处扶贫领域241个,纠出假扶贫问题线索110余条,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6人,通报假扶贫典型案例10起,挂牌督办问题6件。

严管就是厚爱。针对过去干部队伍中“不作为、慢作为”“怕担当、不担当”等问题,市委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鼓励“有为”,凝聚干事创业正能量;惩戒“不为”,消除干事创业负能量。注重刚性约束。深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年终奖金,根据工作业绩实行差异化发放;对10余名年度考核被评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等次的干部,进行了约谈或组织调整,杜绝“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加大监督问责力度,对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咬耳朵”“扯袖子”,用好提醒、函询、诫勉措施,防止“小病”变成“大疾”;对政治不坚定、思想不安定、工作不作为的干部进行“打板子”“挪位子”“摘帽子”。近年来,我市共查处党员干部在文明创建、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项目建设等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问题185个。其中,工作约谈48人,诫勉谈话31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9人、组织处理14人,切实做到以严管促担当。注重柔性激励。通过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对乡镇和市直领导班子成员谈心谈话820余人次,市委书记重点与乡镇党委书记、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谈话,组织部长与其他干部谈话,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工作问题。对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工作中表现优秀的140余名党员干部予以全市通报表扬或嘉奖。其中,10名干部在信访维稳、重点工程项目等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市委授予记功奖励,对作出重大突出贡献的29名党员干部及时予以提拔重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荣誉感,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心。

拧紧“压力阀” 创新机制促干部作为

三条国际先进的冲压生产线上,14台智能工业机器人在灵活地表演金钢变形记;焊装车间,可同时生产4种车型的柔性化生产主线上,近百台德国进口KUKA机器人在灵活自如地进行着焊接表演…… 在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汉龙汽车厂房,生产繁忙,秩序井然。这个我市有史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投产后将为我市实现“高速度 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何曾想,除去“98+”洪水和高温等自然因素,从2016年3月26日汉龙项目破土动工,到2017年7月1日第一辆汉龙汽车顺利下线,整个项目有效工期不足一年。数千名建设者日日夜夜奋战在工地,我市各部门单位“上下一心、协同作战”,提供保姆式服务,一座现代化绿色工厂及产业配套工序瞬间拔地而起,创造了全省瞩目的“汉龙速度”。

是什么让大冶的党员干部迸发出热火朝天、苦干实干的战斗热情?者源于市委始终把从严管理干部贯穿于推动工作之中,创新机制促干部作为,建立了“领导小组+指挥部”工作模式。2017年,全市围绕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立14个领导小组,30个指挥部,确定14项重点工作分别由1名市委常委挂帅,市“四大家”班子成员不分一线二线齐上阵,全部靠前指挥。推行“重点督查+高位督查”双督查方式,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领导带队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实行“一月一暗访,一季一督查”。层层建立“紧盯目标、守住底线”季度剖析会制度,对影响全局的重点工作、履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每季度在市委常委会上以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开展自我批评,找病根、开方子、促整改。

正是由于市领导的率先垂范,“领导小组+指挥部”工作模式和“重点督查+高位督查”双督查方式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让汉龙汽车创造了神奇的“汉龙速度”。

为防止某些干部在成绩面前得意忘形,长期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出现干事激情减退,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工作状态,我市出台“增量考核”办法,构建“目标管理+增量考核”的双考核机制,实现“考事”与“考人”有效对接。增量考核以全市目标管理考核核心内容为基础,重点突出项目建设、技改盘活、生态建设、改革创新等方面正增长情况及影响社会稳定的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方面负增长情况。各单位以上年度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为基准,根据不同职责职能,差异化制定“正极”增长方面的目标任务和“负极”整改消化方面的目标任务,引导干部在工作中突出重点。同时建立单位自评、组织考核及综合评价等三种考核方式,在单位自评、组织考核的基础上,市委组织部根据评价结果,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综合评价意见,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紧迫感。

通过鲜明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并实施一系列“组合拳”,市委组织部为全市干部念好了“紧箍咒”,撑起了“保护伞”,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培养选拔了一大批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干部,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大冶全国“百强”排名实现“六年六进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全国农村社区改革试验区”,被授予“千年古县”、“全省科级创新先进县(市)”等多个荣誉称号,为实现“湖北领跑、中部率先、全国示范”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石教炼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