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冶墈头附近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没有身份证、没有户口,也没有成过家,年近古稀了还要靠拉板车、做搬运等力气活来养活自己;他命途多舛,幼年痛失双亲,未成年便开始四处流浪做活;他心地善良,即使自己生活困苦却不忍一个小生命冻饿在街头,并捡回家抚养长大;他虽不识字,干活却卖力气,墈头很多门店的老板有事情总喜欢叫他。这位老人名叫王义功,常年在墈头附近做搬运,熟悉他的人总喜欢打趣般叫他“老功”,然而耳背严重的他很多时候却不能予以回应。
三十年前只身来冶 命运多舛但活得有尊严、有担当
今年54岁的周海峰1990年便开始在墈头经营饲料生意,他说自己认识王义功已有20多年了。4月9日,周海峰致电本报称希望能将老人的事情报道一下,寻求社会的帮助。4月10日,记者在周海峰的店铺里见到了王义功老人。
“96年,我去观山附近进一批货,需要找人帮忙搬卸。当时,他在那一带拉板车,我找了他(王义功)帮忙,就这样认识了他。因为看他干活卖力,人也好说话,所以后面有什么事我就经常找他来帮忙,一来二去就熟了,到现在有20多年了吧。他现在主要在墈头附近做些力气活,不过多数时间还是在我的店子帮忙。”谈起如何认识王义功老人,店老板周海峰如是说。
因为老人现在耳背严重,很多话听不清楚,记者与他的交流有些不畅,好在有周海峰的协助。从老人断断续续地讲述中记者了解到,今年66岁的他祖籍河南省信阳市息县。1959年,老人的父亲去世,1960年,母亲也离开了人世,当时8岁的他和一个16岁的哥哥相依为命。那个年代,整个国家都很贫穷,好在家里还有一点土地。靠着哥哥做点庄稼和乡亲们时不时的接济,日子在艰难中度过。
1968年,哥哥成家后便不再管他,于是年仅16岁的他便出门四处打工养活自己。那些年,老人做过很多事情,也走过很多地方,砖厂、窑厂、拉货、下货,全是卖力气的活,河南、安徽、江西,老人走过很多地方。老人告诉记者,他是1988年来到大冶的,这一待就是30年。这么多年,老人没有跟大哥联系过。谈及为何最后一直在大冶,周海峰告诉记者,大概是因为女儿珍珍(化名)吧。
女儿带来无限乐趣 日子艰难却尽力去呵护、去给予
1993年的一个冬天傍晚,王义功老人在东风路拉板车。在经过一个小巷口时,一阵“哇哇”的婴儿啼哭声被他听见,走近一看,一个女婴在竹篮里面边哭边挥动着双手。王义功抱起孩子一看,大约才几个月大,因为天气冷,孩子的小脸儿冻得通红。“天这么冷,把孩子放在这里肯定冻死。”没有成家、也没有孩子的王义功摸着婴儿冰冷的双手,不忍心坐视不管,于是,他就把婴儿带回了家,并抚养其长大成人。
日子虽然困难,但这个孩子的到来,犹如黑暗中的明灯,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他也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自己能够给的。
“老王不容易,一个人当爹又当妈的把孩子养大。有事情老王总是抢着做,就是为了多赚一点钱,给孩子一些好的营养。”周海峰对记者说道,他总还记得珍珍小时候,老王把她带到店子,求他帮忙照看。
身份问题有待解决 有情有义老伙计帮呼吁、帮求助
对于寻亲,老人不愿多言。
老人不是没有过叶落归根的想法。前几年,老人回了一趟家乡,想找到大哥、找到亲人,然而大哥一家却杳无音信。那次的回乡之旅让老人颇为失望,出来四五十年,家乡早已不是儿时的印象,亲人也不知从何寻起。
在大冶待了30年,辛辛苦苦卖了一辈子力气,老人到现在却还没有身份证、没有户口。
“最关键的问题是他没有合法身份,好多党和政府优待政策他都享受不到。曾经我把他的情况写成材料,寄给了他老家的政府,然而却石沉大海、没有回音。现在他年纪大了,身体慢慢不行了,也没有多少存款,以后的养老是一个大问题。希望你们能帮忙呼吁一下,看有关部门能不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店老板周海峰这样说道。
记者手记:
幼年失去双亲;少年与哥哥分家,需要自己养活自己;终身没有成家,卖了一辈子力气,王义功老人的经历让人心生怜悯。命途多舛,依然不能掩盖他一颗金子般的心,不忍一个小生命可能冻死或饿死街头,生活如此艰难,他毅然将婴儿抱回家抚养长大,让人敬佩。同样,我们也必须给店主周海峰点赞,尽其所能帮助自己的“老伙计”,想让其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诚然,他们都是普通人,不过,平凡之人才最伟大!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周春明 文/摄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