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综合施策“拔穷根”

04-09 08:37  

“工作队的到来,让我们这个全镇最穷的村,变成了最幸福的村。”4月2日,67岁的贫困户纪昌雪拿起了扫帚,沿着村道,干起了垃圾清运的,脸上不时露出灿烂的笑容。市审计局驻刘仁八镇下纪村工作队驻村以来,村子的变化越来越大,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工作队紧紧围绕总目标,在精准扶贫、产业脱贫多方面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为村民早日实现致富梦,铺设了康庄大道。

精准扶贫 温暖送到贫困户

驻村前,市审计局驻村工作队对刘仁八镇下纪村穷得“叮当响”的情况就有耳闻,全市重点贫困村,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户。全村8个村民小组,有贫困户15户,贫困人口26人,人均年收入只有6900元。关键是该村还没有支柱产业,没有致富带头人,村集体收入为0。

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工作组经过反复磋商后结合实际情况划出了这么个思路:先做精准扶贫,改变村民面貌,再发展产业扶贫,实现脱贫。

为此,工作队踏遍了村里的塆塆落落,把温暖送到每个贫困户家中。

“只要愿意干,过上幸福生活的梦想就会在自己手中实现。”4月2日下午,44岁的贫困户纪道育在自家屋里拿起了竹篾,编织起竹篮来,干劲十足。

在两年前,纪道育还是一位深受脊髓炎折磨的独居病人。没钱治病,生活不能治理,他已经做好了病死在床上的思想准备。

工作队进驻后,准确定位。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逐一识别、准确认定、动态调整的要求,进行民主评定。工作队摸清了纪道育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将他作为第一个精准扶贫对象,进行一对一帮扶。

“不管能不能治好,先送医院看一下。”当时,工作队和村委会商议,先通过募捐资金,将纪道育送到了市人民医院进行及时救治。然后联系民政部门,为他争取到了大病救助资金。

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纪道育病情明显缓解,奇迹般站了起来。随后,工作队为他盖起了房子,安上了网络,配上了电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作队的鼓励下,纪道育自己下地重菜补贴家用,还拓宽增收渠道,通过在家编织竹篮卖钱,一年因此增收上千元。

纪道育哽咽着说,“没有工作队和村委会,我可能活不到现在。是他们给了我生存下来的信心。”

对于有较大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工作队联合村委会,为他们安排工作。贫困户纪昌雪是独女户,生活困难,工作组为纪昌雪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负责全村的卫生工作,一年能增加5000多元的收入。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16年年底,该村15户贫困户基本实现全部脱贫。

美化乡村 村容村貌大变样

下纪村由于地处偏远深山,基础设施落后,吃水问题尤为突出。12年前,政府部门为下纪村通上了山泉水。可到了2016年,这些安下的水管,大多堵塞破损,一到下雨天,山洪携带的泥沙裹进破损的水管,山泉水变得浑浊,不能饮用。

审计局精准扶贫工作组与市水务局取得了联系,投资近10万元用于全村饮水改造等配套设施建设,村民重新用上了干净的水源。

轻轻一拧,清澈甘甜的山泉水从水龙头下哗哗流出。在自家屋里做饭的村民贺年生婆婆,喜不自禁:“感谢工作队的工作,让我们重新喝上了干净的水,再也不担心下雨了。”

与此同时,市审计局精准扶贫工作组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余万元,支持下纪村硬化公路730米,实现每个村民小组户户通电,每个组都有水泥硬化通组公路。取路灯20盏,美化亮化道路400米,改房2户,改厨、改厕各1户。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当村民走在道路宽阔、村容整洁的下纪村时,有点儿难以想象,当年进村无路,村中无人,破旧脏乱的穷村,完全变了样子。

产业脱贫 牵起脱贫致富“牛鼻子”

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2015年,下纪村在市审计局工作队的扶持下,因地制宜,修建了150亩的栀子黄基地来发展村集体经济,2016年又扩大种植面积110亩,260栀子黄基地,预计到2019年将实现至少一万元的盈利。2017年,在上级政府和工作队对贫困村的帮扶下,下纪村和刘仁八镇7个贫困村合在一起建立了光伏发电站,2018年起,每年可收入5万元。同时,在驻村单位市审计局和上级政府的积极争取下下纪村,成功申请为全市的生态保育村,每年有5万元的生态保育资金。下纪村集体收入有望在2018年突破10万元。

下纪村党支部书记邓细容说,工作队一心一意为村里谋发展,村民们也将工作队当成了自家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劲更足了,他们经过商议,拟定了今年要做好的几件实事:继续扩大栀子黄基地种植面至260亩,并将通往栀子黄基地的公路进行硬化;在南刘湾通组公的大港上修建一座桥梁;积极协助市国土局搞好土地平整、排灌渠道、整修山塘水库等工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选择南刘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有项目、有产业,找得准、帮得实。帮助贫困群众快速脱贫,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基层认可、群众欢迎。”这是村干部对工作队脱贫攻坚工作的评价。看着村里一天一天的新变化,下纪村村民幸福地笑了,因为他们离幸福越来越近,触手可及。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石教炼 文/摄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