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携手行 共享朗朗一片天 ——大冶市残疾人工作纪实(2008—2017)

12-13 09:49  

他们承受着身体残缺的痛苦,在坎坷的人生路上艰难跋涉;这又是一个坚韧的群体,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级残联组织的帮扶下,谱写出一曲又一曲动人的自强旋律。

目前,大冶共有各类残疾人6万多名。2008年二代会以来,大冶市残疾人联合会以构建残疾人“两个体系”为主线,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围绕残疾人实施生活保障、康复救助、就业创业等服务,拓展残疾人保障路径,搭建残疾人创富平台,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康复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全市残疾人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专注康复托养服务 托起残疾人家庭希望

从2016年起,聋儿楠楠(化名)就开始在市残联康复中心梦琪聋儿语训所开始了语训课程,从听不见、讲不出,到可以听、说简单的话语,两年的训练康复让她的家人看到了希望。

一个孩子的背后,维系着一个甚至几个家庭的未来。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是我市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中优先保障的服务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残疾人康复中心于2011年建成使用,市残联整体迁入后,先后创立了聋儿语训练所、智障(脑瘫)儿童康复所和慈安康复医院、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康复救助工程”连年被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

投资1200万元的残疾人托养中心主体工程将于月底封顶。中心设计共7层,总建筑面积7044㎡,设置床位200张,位于残疾人康复中心后院,是“十三五”期间国家发改项目,不仅填补了大冶专业残疾人托养机构的空白,也为全市残疾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成为我市残疾人工作的重要窗口和联系广大残疾人的重要纽带。

康复机构发展如雨后春笋,由无到有到今天的4家,涉及到聋儿、智障、脑瘫等儿童康训和残疾人康复治疗。九年来,为938名残疾儿童发放抢救性康复训练补贴1201万元,为残疾人免费发放了轮椅、盲杖等辅助器具共4989件,价值120多万元;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2006人次,初步形成了以托养机构为骨干、以居家托养为主体的托养服务体系。

据介绍,通过实施各类康复工程以及康复项目,我市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水平,在硬件软件方面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我市正积极建立残疾人康复保障和服务体系,力争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实现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构建特色脱贫模式 让残疾人活得有尊严

10月5日,市残联工作人员将13万元助学金通过银行打到了106名在读高中、中专和大学的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一卡通”的银行卡内。收到助学金后,考上郑州师范学院的大学新生听障残疾人董博文发来短信:“非常感谢市残联对我特殊的关怀。我们一定不辜负这分沉甸甸的期望!”

市残联出台了残疾人大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子女奖励办法,近年共为288名资助对象发放奖金39万元,学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投资2000万元新建的大冶特校,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残疾人教育事业实现了新的突破。

提高残疾人学生就学率、以助学助脱贫,是市残联精准扶贫“组合拳”的内容之一。自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残联高度重视,紧盯脱贫目标,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工作责任,拿出过硬办法,把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我市在组织实施各级各类扶贫项目时,侧重考虑残疾人的实际情况,使残疾人能够在全盘统筹规划中得到有效扶持,特别是把残疾人康复、危房改造、视觉行动、辅助器具捐赠等项目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公开选户,高额配套,统一管理,部门配合,共落实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资金 40.8 万元,户均配套达到 0.6万元,几年来已对 68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进行了改造。

着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残企合作模式,共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27场次,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7000人次,其中1215人实现就业。大力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85名残疾人当上小业主。强化残保金的征收力度,九年来,全市残保金征收累计4167万元。

为提高残疾人的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市残联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资金对残疾人自主创业成功者给予补贴。按照每人2000元,每带动一名残疾人就业再给予1000元奖励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助。仅2016年,45名小业主享受到了这种补贴,最高的已领到7000元补贴。与森日美合作,实现通过居家就业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之举,充分挖掘了残疾人自身优势,实现了残疾人在家中有尊严就业,也为我市残疾人就业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

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脱贫与脱愚相结合、扶持与自立相结合,市残联创造性地走出一条独具大冶特色的残疾人精准脱贫之路,打造出叫响全省的“五个一批脱贫模式”(康复救助脱贫一批、培训就业脱贫一批、按比例安置就业脱贫一批、结对帮扶脱贫一批、集中托养脱贫一批),实现了残疾人脱贫无盲区、全覆盖。

牢织残疾人保障网络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咱们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已两年了!”这是12月3日残疾人王超在自己朋友圈转发的信息。2016年下半年,市残联新班子成立后,明确提出“把残疾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带着感情投入工作”。市政府和市残联出资补贴公交公司,残疾人可免费乘车,让残疾人出行更有尊严。为方便辖区残疾人,特别是居住在郊区、远离残联办公点的重度残疾人办卡,我市各级残联深入辖区,主动为残疾人办理相关手续,把关爱和实惠送上门。

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制度,开展大病救助、精神病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推进全市残疾人纳入养老、医疗和救助体系,12638名残疾人两年来享受“两项补贴”资金2289.5万元,4673名贫困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36名孤寡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1246名贫困精神病人享受医疗救助。

从2014年起,市残联每年至少两次进村入户,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就近、方便的一站式办证服务。我市已有1495名残疾人享受了该服务。

市残联将“沉入基层惠民到家”列为各级残联服务的新标准。从7月开始,市残联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辅助器具流动服务车优势,先后赴14个乡镇(场)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下乡适配活动,“量体裁衣”将康复辅助器具直接送到残疾人手中。

无障碍环境建设持续推进。我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共建盲道66900余米、缘石坡石1532处,建设无障碍公厕31处,安装盲道指示牌136块,城市无障碍设施明显改善;共为155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个性化、实用性无障碍改造,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九年来,市乡两级残联接待上访残疾人及其亲属2200人次,办理残疾人维权案件413件,处结率达98%以上,回告率为100%。

引导参与文体活动 点亮残疾人精气神

“共产党领导崭新的国家,处处盛开社会主义花朵。”10月15日上午,在“糖果树KTV”,数十名残疾人高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唱出心中的喜悦。这是市视障人协会举办的喜迎十九大联欢会的一幕,100多名视障残疾人代表及家属、志愿者参加了演出。

贫不失志,残不输心。几年来,市残联大力支持聋人协会、盲人协会、肢残人协会等下属协会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组织残疾人参加全国、省、市各类文体比赛,残疾人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地举办了我市一、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保安镇残疾女孩卢凡在轮椅竞速中获得1金2银,在亚残会上获得铜牌,被黄石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尹翔今年参加全国残疾人乒乓球比赛,荣获第二名;还地桥镇肢体残疾人黄树荣在全国残疾人象棋比赛中夺得第四名。在第九届湖北省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市10名残疾健儿获得11金6银4铜。在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我市聋人协会主席黄艺豪代表湖北参赛,在海报设计比赛项目中夺得金牌。在湖北省残疾人文艺汇演中,我市选送的市特教学校创作的舞蹈《聋人的心声》获得舞蹈表演类二等奖,肢体残疾人刘中华的男声独唱和葫芦丝演奏分别获得声乐类、器乐类二等奖。残疾作家徐新洋、石大安出版了《生命颂歌》、《水浒英雄传》等文学作品。在欢快律动的舞台上,在拼搏争先的赛场中,点亮残疾人的精气神。

残疾人参政议政和自强自立能力增强。全市共17位优秀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当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积极参政议政,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拉绳教师朱幼芳被评为“全国好人”,展示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时代风采。

近几年,市残联因地制宜组织残疾人就近、就便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同时,从供给侧发力,提供适合各类残疾人需求的高效和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将大冶残疾人文体事业品牌擦得更亮。

放眼今天的大冶残疾人事业,脱贫有路提信心、康复服务助健康、文体活动展新颜……大冶的广大残疾人正体会着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获得感。喜看蓝图着新笔,砥砺奋进不停步。借着党的十九大的东风,全市各级残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秉承“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务实重行、善做善成,在加快建设“实力大冶、美丽大冶、幸福大冶”,实现全面小康的鸿篇巨著中,添上更出彩的一笔。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李文娟 通讯员 袁文华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