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群众生活与日俱增

11-08 08:43  

社会稳,百姓安。近年来,我市从改善百姓衣食住行到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贵,从提高日常生产生活水平到增加年均收入、提升群众生活安全感满意度,我市群众各项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如今,我市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教育、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平安法治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法治大冶建设工作,为建设“实力大冶、美丽大冶、幸福大冶”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例如,大冶法院加强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公开化;开展庭审观摩、公众“接待日”“开放日”等活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让法律在阳光下运行,获得群众好评。

为建设“实力大冶、美丽大冶、幸福大冶”,2016年以来,我市组织各乡镇、各部门深入开展了“平安法治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公正司法示范窗口”“诚信守法示范企业”“法治学校”“法治建设示范点”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市法治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覆盖率,令全民普法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社会稳定、安居乐业是广大群众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平安创建工作,深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着力保障社会安全形势持续良好,使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我市深入推进“九张网”建设,自去年以来在城区建设了5个治安服务站,打造“移动街头派出所”,5分钟内完成封控网,15分钟内形成合围网初步搭建完毕。督促全市720余家内保单位建立了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兼)职保卫人员;完成了全市34%中小学幼儿园的一键通报警系统安装,其中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安装率达50%,使市民的生活更加有安全保障。

教育卫生体贴民情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着眼于未成年人建康成长,不断拓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途径,严格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深入推进学位资源建设,令我市教育事业再创新高。

我市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一方面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提高办学质量,营造学生良好的受教育氛围并积极落实贫困学生就学的难题。自2016年秋季开学,我市实行公办普通高中免学杂费等费用的政策,万余名本地户籍的普通高中生从中受益。近五年来,我市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全面改薄工程,消除D级危房12.39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0.4万平方米,新增各类教育教学设备万余台,全市中小学已全部接入光纤宽带,全面完成“校校通”工程,同时优化教师队伍,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卫生计生事业关系广大群众的建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近年来,我市以百姓的建康为出发点,以深化医改和计生工作为主线,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积极构建服务卫生、科技卫生、规范卫生、和谐卫生的新格局。

2016年,我市卫计局启动“卫生计生建康村村行”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建康服务需求,免费义诊,免费送药下乡,精准扶贫送健康到家。去年,市人民医院与陈贵、茗山等乡镇卫生院建立起医疗联合体,提供技术扶持业务帮助,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便利,努力提升大冶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民生保障落到实处

一头连着“民”,一头连着“政”,民政工作承担着社会保障、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惠及百姓,为民解忧。近年来,我市民政工作秉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为抓手,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近年来,我市民生保障请系万千百姓,不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升五保供养工作管理水平和供养能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进入民政保障服务的安全网。我市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每年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亿元左右,年累计救助各类社会救助对象50万人次。

城市低保实现政策落实,管理规范,保障标准提高至月人均570元,年增长幅度15.8%。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工作目标全面实现,保障标准提高至年人均5580元,增幅16.3%。同时特困人员供养政策也得到全面落实。

有了民生保障,群众的幸福感才会增加,正是基于这种信念,我市十年转型中做到了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把群众利益维护好,让老百姓都能真正享受我市转型发展的成果。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陈弘毅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