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持续推进 村庄“面子”更洁净、更美丽

10-20 08:35  

16日早晨6点半,陈贵镇南山村龙庄湾村民虞春英便已经早早起床了,她将房前屋后打扫一遍,随后将垃圾进行分类,放进门口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很快,村庄保洁员利用垃圾收运车将桶中垃圾运至村前垃圾箱集中运输。

完成农户收集、村收运后,农村生活垃圾再通过镇环卫所将其转运至镇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

在大冶,“户集、村收、村处理”的村并不少,生态化处理已成时尚,“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垃圾围村”旧模式正在渐渐退场,美丽乡村越变越美。

垃圾分类试点 家门口有了“聚宝盆”

从2012年起,陈贵镇为全镇200多个村庄配备了187名村庄保洁员,逐步建立起了“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叫好一片。该镇也一举夺得“湖北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今年初,该镇又在全市率先设置了5个垃圾分类试点村,将垃圾分类试点建设得如火如荼。

在虞春英家门口,摆放有两个垃圾桶,分别标明“可回收”“不可回收”字样,平时虞春英把它们当成了“聚宝盆”。

每天,村庄保洁员上门收集清理垃圾;可回收物,打个电话就有人免费上门或直接送至物资回收点;菜叶、秸秆等不可回收物,集中收集到村前的堆肥池,再由镇环卫所统一收集后交由市里妥善处理。

同样,在每个自然湾也设置了垃圾分类点,分类收集“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物”。

工作推进不易 传统习惯成“挡路石”

硬件建设上来了,宣传氛围也浓了。

在南山村龙庄湾通村通湾公路两旁,垃圾分类宣传墙画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村民活动广场,宣传栏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知识应有尽有、通俗易懂;垃圾清运车装上广播,垃圾分类宣传震天响……

万事俱备,只等着村民自己动手分类投放垃圾。

当市、镇、村三级干部以为此举一定也能赢得村民的热烈支持和主动配合时,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却遇了“冷”。

据村庄理事会会长王隆其介绍,有的村民家门口垃圾桶随意装;有的村民家的电池、坏电灯泡从不投放到“有毒有害物”垃圾桶内……

一个多月下来,三色垃圾桶内五花八门的啥都有,分类垃圾桶并未起到该有的作用!

“垃圾随意丢弃这个坏习惯从我们祖宗开始已经养了几千年了。前些年,好不容易教会了村民将垃圾定点投放进垃圾箱,现在突然一下搞垃圾分类,有些村民的生活习惯一时改不过来。”该镇垃圾分类试点南山村村支部书记方细娇苦笑说,“生态环保知识大家多少懂得些,可村民家不缺卖瓶瓶罐罐的小钱,垃圾分来分去的也嫌麻烦!”

创新工作方式 村庄“面子”更加洁净

垃圾处理又一次成为难解的“方程式”。

召开“诸葛亮会”,难题之“解”渐渐浮出水面。其中,“家家户户卫生环境是‘面子',谁好谁差大家晒晒”成为广泛共识。

王隆其介绍,垃圾分类在桶里,是不易察觉的“里子”,自己看得见、他人看不见,所以大家都不重视。只有让“里子”直接影响到“面子”,才能引起村民的重视,带动村民的积极性!

思路一改天地宽。南山村将每户垃圾分类情况作为“清洁户”评比的重要指标,并与“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中的卫生指标紧紧挂钩。

具体操作上,由理事会牵头,每位理事会成员分片包保若干农户,定期不定期掀开垃圾桶盖子看“里子”。

同时,发动群众监督,发起有奖举报。理事会再与村委会一起,每季度对每家每户卫生清洁和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汇总公示,按汇总结果选出“清洁户”与“不清洁户”,并民主推荐“清洁户”参选“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比。

刚上小学的细伢子和奶奶一起丢酱油瓶,扯着奶奶的袖子,喊道,“我知道,放这里,可回收!”

王隆其感叹地说:“晒垃圾分类的‘里子’,扯掉村民隐藏在洁亮绿美‘面子’下不良生活习惯的‘遮羞布’,让村民更加懂得了‘里子’和‘面子’一样重要。而且,通过晒农户家的‘里子’,也让村庄的‘面子’更加洁净环保、更加美丽明亮了!”

来源丨今日大冶

通讯员丨卫学平 柯婷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