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怎么“活”起来——“看门人”单霁翔细说诀窍

09-09 08:33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祖籍南方,生于辽宁沈阳,很小就随父母来到北京,住过好几个四合院,没想到快要退休了,却当上世界最大一座“四合院”的“看门人”。

在全国政协文史馆日前的“文史大家谈”讲座上,63岁的单霁翔这样打趣地自我介绍,引起一片笑声。

石渠宝笈特展引发“故宫跑”,《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萌萌哒”的大清皇帝令人忍俊不禁,典雅的故宫日历成了流行礼物……这几年,故宫博物院连同其“看门人”单霁翔都成了“网红”。

2016年6月11日,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毓庆宫内介绍其修缮状况。 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 摄

单霁翔依旧平和淡然,穿着白衬衫,而下摆并不束于裤中,足蹬布鞋。现成的椅子他不坐,漫步于讲台,瞄着PPT,娓娓道来,颇有那风行全球的TED演讲之风。

他的讲题是《坚持文化自信,做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忠诚守望者》,其中颇多“值得分享的主意”。

让观众有尊严

怎么让禁宫里的文物、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单霁翔认为,管理者要从方便观众出发想问题做事情。

“得让观众有尊严。”他说。

进故宫游览曾是种痛苦,要排一个多小时队,到售票窗口时筋疲力尽,进去后又找不着北,怎能有好的精神欣赏呢?单霁翔想,要能省下这一个小时、多看俩展览,观众和故宫都会很受益。

故宫博物院2016年接待观众达到1600万人次。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故宫果断把售票窗口增加到几十个,又开通网上订票,观众如今几分钟就能进来。又有新设的512块指示牌和电子告示牌,让你走在偌大的故宫里,总能知道身在何处。

端门广场过去没椅子,游客累了就围着树坐一圈。于是,单霁翔先加200把椅子,再把树坑填平,四周安上树凳,这样就有位置供1000多人坐了。

卫生间外女士总得排长队,怎么办?故宫来了场“厕所革命”:参考男女1:2.6的比例,增加女士专用卫生间,为此,博物院把一个职工食堂都改成了卫生间。

故宫年接待游客逾1500万,比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加起来还多,压力极大。2015年6月起,故宫试行日限流8万人次,并推行实名制售票等措施,收效甚大。单霁翔说,由此积累的游客大数据,可用来实现进一步的精细化管理。

故宫要有尊严

这几年,故宫去商业化,大力整治环境,把外单位租用故宫场地办商业展览的一律清退,门洞等处的商店小摊也都关了。故宫自建的用作办公室、食堂、浴室等的彩钢房也全拆除,变成绿地。

“希望大家来故宫看到绿地、蓝天、红墙、黄瓦。”单霁翔说。

2015年10月,故宫九十周年院庆,正式对观众开放宝蕴楼、慈宁宫区域、午门-雁翅楼区域、东华门等四个新的区域,图为东华门至午门的城墙。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2013年,故宫禁车——公私机动车辆不能再开进故宫。法国前领导人奥朗德成了“吃螃蟹”的人。他的车被拦在午门前,单霁翔陪奥朗德步入故宫。

“穿过午门走进故宫,我注意到奥朗德脸上有受震撼的表情。”单霁翔说,以前国宾都是坐车进故宫,到了地方还不知道,多遗憾啊。

为保护文物,以前宫殿里都不开灯,黑乎乎地看不清,观众很失望。故宫决定改变,研发了专用的LED灯源和特殊灯架,点亮了紫禁城,让皇家宫殿的壮丽呈现于人们眼前。

文物需要尊严

“文物不修复、不展示也没尊严。”单霁翔说。他上任后到故宫各处踏访,所见有些让人不是滋味,比如兵马俑躺在库房地上,石菩萨立在某个墙角,显得很落魄。

故宫因此设立了文物医院,有约200位文物医生,一半人看病诊断,提出方案,一半是能工巧匠,动手修复。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的就是这里的匠人,好评如潮,引得上万年轻人都要来修文物。

故宫文物修复场景。图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故宫腾出的一些建筑,修缮一新,就变成文物的新家。曾被风吹日晒雨淋的石菩萨,现在被请进慈宁宫。

主动亲近观众

“展馆再多,能来故宫看看的也是少数。”单霁翔说,这就要创新方式传播,去主动走近观众。

故宫要当数字时代的弄潮儿,把英文网站做得更强大,把青少网站做得更活泼,让人足不出户就能查到故宫逾180万件文物的信息。

“掌上故宫”“每日故宫”“故宫展览”“故宫社区”……故宫博物院推出多个手机应用程序,推广故宫的生活方式,希望低头族多来逛逛。在“故宫社区”,积分可以在紫禁城盖房子,十分抢手。

故宫系列手机应用。图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故宫文创产品之铜五牛。图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故宫在端门城楼建数字博物馆,“我们是世界最好的!”单霁翔说。人们借虚拟现实等技术可细览故宫和宝物,还能画鸟、临帖,虚拟试穿帝后华服。

昔日的皇家冰窖弃用后,多年来当普通仓库堆东西,现在它被改造成“冰窖”咖啡厅,可接待1000多人。观众可以边吃快餐边欣赏神奇古建。

为亲近观众,故宫走进社区做培训,进行活跃的国际交流,为青少年开设教育课堂。

“孩子到故宫是空手而来,满载而归。”单霁翔说,他们一定会对传统文化有认知的。

故宫北院区正在北京海淀建设,将展示丰富的故宫珍藏,并设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这意味着更多文物会活起来。

“再奋斗三年,故宫对公众开放的面积将超过80%。”第六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届时,紫禁城将迎来六百岁生日。

中国的自信,根本上乃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对此,单霁翔深以为然:“拥有了文化自信,一定会有光辉灿烂的未来。”

来源丨新华社

记者丨顾钱江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