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祝奶奶在那个世界一切安好”。
★讲述人:刘瑞林
★回忆对象:奶奶
又到清明,刘瑞林领着自己的子女,前往一座已经十多年没去打理的坟墓,祭拜故去十几年的奶奶。
“永远忘不了上一次去奶奶坟前的情景,那还是2005年的事了。”刘瑞林回忆,当时他正在忙村里修路的事,为了赶在元旦前让村民走上水泥新路,只要没停电,他们基本上都是加班加点的赶。“那天做到天黑才下班,我到商店里买点东西。突然想起那天是奶奶的忌日,以前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到奶奶坟前去和她说说话的,今年忙着修路,却忙忘了。”于是,他买了一些奶奶爱吃的水果、零食和香纸爆竹等物品,顾不上天黑,就骑上摩托车去了。
时已深秋,刘瑞林骑车来到消防大队那里。“当时消防队刚开始基建,围墙都没做好,晚上更是空无一人,奶奶的墓就在消防队的后面。”他从一条小路穿上去,却发现忘了带手电灯来,眼前都是黑灯瞎火的庄稼地,地边的小路有的也被庄稼淹没了。他借着微弱的月光摸索着前行,总算来到了奶奶的坟前。
那天晚上,刘瑞林感觉特别轻松,就静静地坐在坟前。想到奶奶含辛茹苦一辈子,还没有享福就突然离开了,刘瑞林不禁泪流满面。
“记得有一次,厂里发了两个西瓜,母亲让我给奶奶送一个去。奶奶当时自己舍不得吃,就切了一半让我吃,奶奶当时还说能吃到我送去的西瓜真是太高兴了。当时我就暗暗发誓以后赚钱了,一定要让奶奶享享清福。”没想到奶奶由于一次事故,永远离开了。那天晚上,在奶奶的堂屋,刘瑞林陪在奶奶的身边,一直拉着她的手,希望她能够醒过来。
“每到清明时节,我们这个大家庭会集中在一起去祭祖,我的心也和大家一起,遥祝奶奶在那个世界一切安好。”刘瑞林对记者说。
“我们会牢记娘的教诲”
★讲述人:叶细显
★回忆对象:母亲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清明时节。今年清明节我的心情格外沉重,不知母亲在天国可好?是否还牵挂着我们?”叶细显说起他的母亲,眼泪浸湿了眼角。
“母亲去年农历12月25日去世的,谁都没有想到都快过年了,她竟撒手离开了我们,留下了近90岁的老父亲。”
叶细显说:“据父亲很多年前讲,母亲被吴家抱养时只有十三岁。那时,她就承担起了浆衣洗裳、砍柴挑担等劳动,开始了她勤做苦吃的一生。父亲,一岁半时就丧母,所以母亲来到我叶家根本没有享受到现代人做媳妇的丁点待遇。记忆中,体弱多病的爷爷跟着父亲一起生活,他病病歪歪活到了八十多岁。毫无条件,母亲必须赡养爷爷。母亲既要参加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务,且生育了我们兄弟姊妹六个,日子的艰辛由此可见一斑!”
每每想起母亲这一生,叶细显总是眼含泪水。他说:“母亲既要做贤妻良母,又要肩挑重担,养家糊口。父亲当时是爷爷养大的,身体瘦弱。他自小跟着伯父学医,后来一直从医至今,地里的活出力甚少,大部分落在母亲一人身上。当时母亲在生产队做重活挑重担,拿工分与男子汉一样,而父亲是半农半医,工分还不及母亲。就这样,母亲挑大梁,父亲后面协力。他们含辛茹苦,将爷爷瞻养送终,将我兄弟姐六个一一养育成人,读书、学手艺、工作,直至成家立业。”
如今,叶细显是一名优秀的乡村医生。但这些年,由于一直忙于工作,忽视了对母亲的关照。“现在想想还是很后悔的,父亲一直病躺在床,一直都是母亲在料理伺候,突然就这样的离去,让我们兄弟姊妹明白:母亲是需要休息了,辛苦劳作一辈子,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说到这里,叶细显竟放声大哭起来。
“母亲,春天的花开了,开在静静的山岗上,它们默默地陪伴着您!我的兄弟姐妹及儿孙们又送来了清明花插在您的坟头上,不会让您孤单!您别再挂念我们!我们会牢记娘的教诲,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对她的音容笑貌至今记忆犹新”
★讲述人:胡启梁
★回忆对象:奶奶
“小时候,生长在农村。我还依稀记得,每年的清明会和爷爷奶奶一起去为自己逝去的亲人上坟。虽然那时候还不明白这样的举动代表着什么,但是看到爷爷奶奶的虔诚,自己虽然调皮,依然怀着很多的敬畏跟着他们磕头、烧纸、放鞭炮......虽然每次在祭祖时自己极尽收敛,可是每次回到家里,都会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要这么做?直到奶奶去世,我才感觉到这是对故去亲人的一种最真挚的思念......”提到清明追忆逝去的亲人,家住在还地桥镇的胡启梁这样告诉记者。
“在我逝去的亲人中,爷爷和奶奶是最亲的亲人,奶奶是尤为亲近的人。爷爷在我学龄前离开人世,奶奶陪伴我三十多年人生里程。虽然奶奶已经故去了,对她的音容笑貌至今记忆犹新。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永远是干净利落,腰板挺直地笑对她膝下的子孙。”胡启梁静静地说。
胡启梁说,记忆中的奶奶银发齐肩,浅白色的大襟衣服,干净利落地装扮出她清癯挺直的身躯。裹足让奶奶的脚尖而小巧,盘腿打坐是奶奶闲暇时候一贯坐姿。奶奶皮肤白暂,眼睛大大的透出深邃目光。
“奶奶肚子里最多的是故事,小的时候,最愿意听奶奶讲故事。如果我们不听话,聊斋故事总能让我们老老实实围坐在她跟前一动不动。奶奶被邻居尊称为‘老林大娘’。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她老人家述说。奶奶有过人的感召力,膝下子孙,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愿意偎依在她的身边。奶奶具有大家气度,笑看人世纷争瓜葛,包容恩怨是非,从不与人嚼舌传话,堂堂正正的为人处事。奶奶用她纤弱的身躯,撑起家的脊梁。”
奶奶心灵手巧,小的时候穿过奶奶做的鞋、穿过奶奶做的衣服、贴过奶奶剪的窗花。最愿意吃的是奶奶的手檊面。奶奶包的饺子馅满肚大像元宝。“奶奶的床上褥子下面,总有折叠的小纸鹤。奶奶床上还有一个纸糊的笸箩,那里面有针线,有顶针,有剪刀,还有拾到来的各种小用品,我把它当作百宝盒,解决我应急时候的百般难。”
奶奶弥留之际,还是那么干净利落,头发稍有蓬松,但还是银白的拢向脑后。深陷的眼睛慢慢端详床前的儿女子孙,静静的、安详的沉睡在姑姑的怀抱!
“又是一年清明节,深切地怀念每一位逝去的亲人。”胡启梁说。
“她不怕吃亏和吃苦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讲述人:曹正方
★回忆对象:二姐
“二姐是2015年9月23日患胰腺癌‘走的’。”家住大冶湛月花园小区的曹正方回忆起他的二姐,心情顿时沉重起来。“二姐虽然走了,但是她依然活在我心中。她对生活充满乐观和自信,对工作不怕吃亏和吃苦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曹正方的二姐叫曹素华,是他的堂姐。曹正方说,堂姐家里有姊妹三个。尽管家中没有男孩,但是大婶对她们三姊妹一直疼爱有加,毫无怨言。在曹家,二姐学历不算最高,但是她的“头衔”最高最多,她是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校侨联秘书长,武汉市侨联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2006年清明节,二姐陪同大婶回曹家祭祀大伯的时候送我一本书。”曹正方一边说,一边从书屋里翻出那本书名叫《奔向北回归线》书给记者看。书中写的是一批爱国华侨青年,在解放之初满怀报国之情,从东南亚回国,考入当时的革命大学——南方大学华侨学院。毕业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奔向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广东封开、德庆两县,参加土改和建设。
曹正方的二姐写的这本《奔向北回归线》对他触动很大。为了写这篇纪实文学,当时年过半百的二姐和好友魏慧萍自费奔赴广东封开、德庆,冒着炎热酷暑去寻找和采访当年的爱国华侨——一群淳朴可敬的、年逾耄耋的老人们。为了早日完成这篇纪实文学,二姐还放弃了春节、五一、十一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创作。
曹正方至今依然记得,二姐赠送这本书的同时还赠给他一句话:“人活着,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要学会吃亏和吃苦。”二姐的这句话让曹正方深受启发和鼓舞。从这年起,曹正方不再沉迷于麻将和扑克,专心致志看书、写稿。终于,他的第一篇处女作《一份特殊的答卷》在2006年9月5日《黄石日报》副刊发表。从那天起,他的创作热情开始爆发,《等待》《父亲脚上的疤》《石大安的文化情怀》《病房里的“三八”节》《皱纹也美丽》《母亲送来红心苕》等文章相继在《黄石日报》副刊发表。
也因为坚持写稿,从事17年基层工作的曹正方“华丽转身”,于2013年走上了湖北三鑫公司宣传岗位,成了一名企业内刊编辑。
“当二姐得知我成为一名矿山‘文化人’之后,特意打电话为我祝贺,并再三嘱咐我要热爱生活,认真工作。”这时,记者发现曹正方的眼睛蓄满了泪水,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来。(记者 刘娟 周春明 程长珠 朱昶俊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