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胜:二十载孝爱如歌

09-22 16:19  

见习记者  刘娟 记者 周莉

“无愧于心,视患如亲。”在刘启胜的心中,这是他始终坚守的人生信条。从医以来,接诊数万例,他用自己的行动始终奉行行医信念。今年45岁的刘启胜,是市中医院门诊部主任,他7年如一日地资助贫困高中生,每天帮病人和门诊部医生处理各种杂事、难事,更是对家中病榻上的老母亲勤勤恳恳的照顾至今,从无任何怨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一腔真爱,诠释了大爱无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时代赞歌。

病榻前孝子  感动一方乡邻

在刘启胜的记忆中,1991年是悲伤难忘的一年。那一年天灾不断,先是久旱,后来又是久雨。在抗旱过程中,54岁的父亲不幸触电身亡。当时,他自己才刚满20岁,最小的弟弟年仅14岁。父亲的不幸离开,对于他们整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致命的打击。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在没有了主心骨之后,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但生活终归要继续,母亲,作为一个农村妇人,带着他们兄弟姐妹七个,在艰难困苦中,过着度日如年的生活。而这一切,刘启胜都看在眼里。他在心中暗暗许下诺言,一定要让这个家的日子过得好起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开始,刘启胜每个月发了工资后就交给母亲,为全家的日常使用做统一安排。常年下来,慢慢地形成了一种习惯。后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还在老家建起了一座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他说,原来的房子已然成了危房,不能再住了。住进了新房子之后,不仅改善了家里的居住环境,在他的心里,更是告慰了天上的父亲。

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当日子慢慢过得好点儿时,2010年,62岁的母亲不幸中风瘫痪卧床。坚强的母亲一下子倒了,对于刚刚过上了好日子的家庭,仍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从此家庭重担全落在刘启胜一人身上。刘启胜的老家住在罗桥和还地桥交界处的一个偏远农村,交通还不发达。每次回去都得花上两三个小时。但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始终是他心中最放不下的牵挂,所以即便工作再忙,刘启胜也会坚持每个月回家看望母亲,给母亲带去最亲切的关心和支持,而这一坚持便是6年。平时没有时间的时候,他也会不时跟母亲通电话,陪母亲聊聊天。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客观现实的问题。而刘启胜恰恰做到“久病床前有孝子”,他的母亲生病至今,他一直不离不弃的照顾,无微不至的关爱,更呼吁家中兄弟姊妹常回家看看。为此,他还建立了亲友微信群,时刻提醒自己和晚辈们要多回家看望长辈。

视病人如亲人 感动无数患者

常言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从医至今,他都将此作为医者信念,深深地刻在脑海中。“刘医生是好医生!”在医院的病房里,提及刘启胜医生,听到患者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他很有责任心”“他非常敬业,我们愿意找他....。”患者你一言我一语当中无处不在透露着对刘医生的认可。而刘启胜时刻心系患者,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接待每一位前来就医的患者。

一位来自罗桥街办的患者说道,“刘医生真切做到了为患者谋幸福,不仅是出于医生的使命感,更是一种人文上的关怀。”真正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是他与其他医生最大不同的地方。

他每天帮助病人和门诊部其他医生处理各种杂事、难事,只要患者有需求,他都像自己亲人一样,及时提供最贴心的服务,他的热心诚恳感动了很多病人,老年患者感恩其为“上帝式服务”。

家住灵乡的胡大爷,患胃癌多年。这些年,刘启胜就像亲人一样,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每副中药,他都用红笔标注药名,再三嘱咐我要按计量煎服。”胡大爷说道。

有一次,医院的慢性病卡因网络原因,刷卡反应很慢,基本上每次刷卡都会一直显示“请稍等”,大大延误病人看病时间,对此,那些老年患者都喜欢找刘启胜帮忙解决。而他也细心耐心地为患者提供解决方案,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把我们病人当亲人,每次都热心的给我们宣传医疗知识和政策。”70岁的李文高感慨地说,医院有了这样的医务人员,他们看病啥都不愁了。

“好医生”,在刘启胜心目中是对自己工作最高的赞赏。而他也时时刻刻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他无愧于这三个字。而“好儿子”则是他对他的家庭最长久的守护和责任。他用数十载的辛勤与真心,塑造着“好医生、好儿子”两种角色,这就是刘启胜,一位平凡却又不平凡,有着学不止步的追求,一个用实际行动和热心诚恳赢得身边人赞扬的普通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