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灯光耀千年古镇 

03-15 09:56   今日大冶  

 姜桥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美丽古镇。古老的青石板、斑驳的老屋,都在无声诉说着久远的历史。而在千年风雨中,姜桥村也孕育出了它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龙灯。每年除夕过后的夜晚,姜桥村男女老少就会出门欣赏壮观卓绝的龙灯表演,声势之浩大,场景之华彩,堪称震撼。

亘古流传 自成一派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数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各种以龙为主题的文学、文艺层出不穷,各种形象、画图、艺术品,无奇不有。而最具特色的舞龙,是民间传承了数千年的高级别艺术,各种形式不尽相同,舞龙灯会作为其中一种。经过千年的流传、演绎、改进,舞龙灯已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中一朵灿烂的奇葩,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皆为上乘。

舞龙这一传统灯会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姜桥龙灯则独具一格,集灯会、舞龙为一体,世代传承,从不间断。

姜桥龙灯传闻起始于明正德四年。相关史料记载,“时大旱无雨,至十二月仍无雨。是夜,有东岳庙主持得一梦曰“东方龙”(大冶八景“龙角进墩”,谓之为“东方龙”)怒曰,人者,邪也,故旱而惩之。百姓大恸,印制老龙头,焚香发誓:广行善,普积德,并配龙身,内置灯,游遍鄂、阳、大三县,宣扬仁、义、礼、信,广布忠、孝、节、义,每晚出动至正月十八。龙角起云,即时雨到,百姓谓之为龙显灵也。”此后,每年如此,从不间断。更因百姓的支持,逐步深化成现在的阵容宏大,演艺复杂,热闹非凡的姜桥龙灯。

千人龙灯 独具特色

姜桥龙灯,与众不同,一般所见的舞龙,多为十余米的布龙,而姜桥龙灯则为百余米长的灯龙、双龙:“一曰乾龙,黄色,三十九节;二曰坤龙,红色,三十八节,谓之为天、地二龙。”前后左右伴有龙门、麒麟、狮子、大象、十二生肖、福禄寿喜等伞灯百尊。每年元霄节前后出灯,前置四面大锣四面大鼓为开道;后置小打压阵灯为压阵。每当出灯,上至殷祖、刘仁八,下到大冶、黄石,千人出动。至各湾先到祖堂贺案,再到各户,后到晒场舞灯。两龙中间设一珠灯,两龙头随珠翻飞,龙身随龙头舞动,伞灯于周围转动,锣鼓喧天,铳炮如雷,热闹非凡。各色灯具闪烁,形如真龙飞舞,集观赏、体育协作于一体。

据姜桥村支部书记左可龙介绍,每次灯会至少需要投入500人左右,最高表演规模甚至达到千人。也正是因为规模宏大,所呈现出的表演场景才会异常壮观。“每次龙灯表演,姜桥村乃至附近几个村子,男女老少都会前去观看这一盛会,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也不为过。”左可龙说道。

“我们姜桥龙灯代代流传,大多数姜桥村户家里都有人能出来舞上一舞。”72岁的老村长左宏运当年也是舞龙灯的一把好手。在龙灯表演中,上至六十多岁的老汉,下至十几岁的年轻人,都一同协作,堪称全民参与。不管是对姜桥村的文体参与意识,还是邻里乡亲间的关系和谐,都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保护传承 不遗余力

据了解,姜桥龙灯文化在过去也曾遭受过冲击,在特殊的历史时代龙灯表演道具遭受毁坏。所幸姜桥村村民藏住龙灯核心部件,后在八十年代由村里老人对年轻人进行教授,龙灯艺术才得以在今天仍然大放异彩。

左可龙说:“姜桥龙灯的文化价值是无需多言的。作为一项艺术运动,它也有着许多好处。龙灯出,走村串户,翻滚腾挪,活动量不亚于篮球比赛。龙灯也可以说是我们姜桥独特的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素质和增进文体参与热情。同时在春节前后,将很多人从牌桌吸引到健康娱乐中来,对于文明创建也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因为龙灯活动属非盈利性质,每年投入资金很大。而只有大投入改变古老纸糊篦扎的器具,才能使其得以长久保存,否则将有失传的可能。而这样一件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我们村里许多人都希望它能好好流传下去。”左可龙告诉记者。

“目前,姜桥龙灯正在申报大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借此得到政府的一些相关保护措施,让姜桥龙灯可以更好的流传、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扩展龙灯活动范围,提高影响力,使其成为大冶乃至黄石的一块文化招牌。”左可龙对于姜桥龙灯的发展满怀信心。(记者 黄黎 文  通讯员 曹志华 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