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舞出铜都风貌

03-01 11:00   今日大冶  

2000年12月陈贵镇被湖北省农民体协定为舞龙运动项目唯一训练基地,2001年10月被国家农民体协授予“全国体育先进镇”称号,2004年被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命名为“中国龙狮运动之乡”,龙狮运动成为陈贵的金字招牌,大冶唯此一项在全国体育运动中争到席位。

在陈贵龙狮运动中,尤以龙舞最为出彩。湖北省陈贵镇龙狮队自组建以来,以灵活多变、造型独特的表演风格,先后在10多项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夺取冠亚军,为省市争得了多项荣誉。

龙舞历代相传   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据了解,龙舞距今已有一千七、八百年历史,在汉代产生并流传。《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了当时人们举行祈雨等祭祀仪式时儿童,壮年和老人穿着各色彩衣,舞起数丈长、青、赤、黄、白、黑等各色大龙。凭借龙形道具,借助人体运动,来完成各种动作和造型。舞龙起源于汉代,经历代而不衰。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娱活动。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常见的表现形式。

关于舞龙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龙王腰痛难忍,龙宫中的所有药物都吃了,仍不见效。只好变成老头来到人间求医。大夫摸脉后甚觉奇异,问道:“你不是人吧?”龙王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于是大夫让他变回原形,从腰间的鳞甲中捉出一条蜈蚣。经过拨毒、敷药,龙王完全康复了。为了答谢治疗之恩,龙王向大夫说:“只要照我的样子扎龙舞耍,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件事传出后,人们便以为龙能兴云布雨,每逢干旱便舞龙祈雨,并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而陈贵镇更是有着悠久的舞龙舞狮历史,原是一种以自发性、娱乐性、随意性为特点的民间传统文体活动。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其形式、种类繁多,风格、流派异彩纷呈,龙狮民间文化在陈贵一直鼎盛不衰。自古以来,陈贵镇逢年过节,当地村组就自发组织青壮年,邻近村庄表演舞龙舞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历代相传,并由此形成极其灿烂龙狮民间文化。

组建专业团队   推广本地民俗文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陈贵舞龙文化也一度面临传承人少、年龄逐渐老化,面临失传的问题。为此,陈贵镇政府主动作为,于2000年6月出资200多万元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专业化、高水平的舞龙队伍——陈贵大广山舞龙舞狮队,并高薪聘请专业教练进行专门训练,将传统的舞龙表演升华为竞技运动,得到广泛的认可。

舞龙舞狮队队长郭松林表示,舞龙文化作为陈贵镇重要的文化招牌,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潜力都是十分巨大的,为保护这项文化得以传承,陈贵镇舞龙运动已经申报成功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松林是土生土长的陈贵人,从小受舞龙文化熏陶,并对舞龙文化怀有浓厚兴趣。在他20岁那年,因为一次机遇,见识到了竞技舞龙,“那时我就被震撼了,舞龙竟然还可以如此精彩!”郭松林回忆道。于是他开始跟随刘顺新老师学习,后来为提高自己,又专门奔赴湖南长沙于周招娣门下学艺三年。“学艺归来后,连续16次全国舞龙比赛的冠军就都被我的龙狮队夺得了!”郭松林自豪地说。

自从陈贵镇政府出资组建舞龙队以来,将传统的舞龙表演升华为竞技运动,开始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然而,虽然有政府的帮扶和群众的支持,但不主动改制,陈贵舞龙狮队很难适应时代发展。在经过商讨和思虑后,陈贵舞龙队于去年进行机制改革,将舞龙队投入商演,借此让更多人了解舞龙文化,感受舞龙魅力。随着商演渠道的拓宽,陈贵舞龙队面貌焕然一新,也极大激励了队员们的表演热情。

目前,陈贵龙狮队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也日益被更多群众喜爱。郭松林对龙狮队的未来充满信心:“我的目标是把陈贵龙狮文化向湖北省乃至全国推广出去,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我们大冶陈贵人民的文化风貌!”(记者   黄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