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局着眼、从国家层面赋予湖北的重大使命,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省、市“新春第一会”聚焦支点建设,从产业发展到民生保障,从项目建设到环境优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金湖街道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全省支点建设、大冶“四城”建设发展大潮,为“冲刺千亿市、聚力建支点”贡献金湖力量。
一是聚焦科技创新引领,锻造百亿现代产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要求,湖北“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省“新春第一会”聚焦“科技赋能产业升级”。金湖街道将锚定科创引领工业振兴,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依托华鑫技改优化升级、新冶特钢无缝钢管等重点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速布局氢能、非金属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打造“钢铁建材+现代物流+科技电商”百亿级产业集群。通过“五大园区”建设(钢铁建材、现代物流、科技电商、绿色建材、非金属新材料),强化“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协同,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以大投资促进大发展,将金湖建设成为大冶实力强劲、活力十足、魅力四射的经济新区。
二是深化城乡要素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金湖街道将对标黄石市“新春第一会”关于“城乡融合样板区”建设部署,深化“产城融合”模式,通过人口集聚、土地集约和产业集中,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发展格局。沿栖儒大港姜桥、平原、石任等13个村,按“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联合打造万亩“田园经济综合体”,让田园变公园、水溪变乐园、果园变游园,激活“农旅+”新业态,推进“一带一园一体”三产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同步推进铜绿山、上冯片区城市更新,完善迎宾大道交通网络,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激活文旅产业动能,擦亮矿冶文化特色品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金湖街道将抢抓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申遗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机遇,深挖矿冶文化底蕴,整合铜绿山古渡口、古玩街、青铜小镇等资源,开发“青铜探源”“矿冶研学”“民俗体验”等沉浸式文旅产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融合,培育数字文创、非遗手作等新业态,落实好大冶市“新春第一会”关于“全域旅游提质”部署,构建“文化景点+自然风光+特色体验”全域旅游格局,擦亮“世界矿冶文化名城、华夏青铜文明圣地”名片,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经济增长极。
四是坚持生态优先战略,绘就绿色发展崭新图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金湖街道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标绿色发展要求,实施矿山修复、流域综合治理及清洁家园“12345工程”,完成生态修复面积500亩。同步推进深地储氢科研中试基地建设,培育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引导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探索“氢能+产业”低碳循环模式,推动钢铁、化工等产业绿色化升级,构建“生态治理—资源利用—产业增值”闭环,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示范区。
(作者:金湖街道党工委书记 王洪兵)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卫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