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市三十载 铜都焕新彩】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而乐居“建”大美宜居新城

©原创   01-13 09:27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宋露露 通讯员 陈军)2024年是大冶撤县建市30周年。

回望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从昔日矿业小县到如今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大冶的美丽嬗变,生动地诠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大冶住建事业经历三十年的风雨兼程快速发展,并在城市面貌和群众满意度的双重提升下,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大箕铺镇污水处理厂

2001年,大冶市获湖北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并于2005年、2011年蝉联该奖项;金湖街道上冯村、大箕铺镇柯大兴村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保安镇沼山村、殷祖镇北山村等9个村陆续成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陈贵镇被省住建厅评为湖北省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小镇”;老旧小区改造获评省住建厅、省财政厅融资试点城市;尹家湖公立幼儿园、东风人家、宏维半岛等60余个工程获省“建筑优质工程(楚天杯)”奖项;尹家湖生态公园、大箕铺污水处理厂、刘建和还建点、清和路人行天桥、观山路人行天桥等工程建成投用……桩桩件件,映照着大冶住建事业的蓬勃发展,托举着百姓民生稳稳的幸福。

宏维半岛项目

住有所居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三十年来,大冶住建认真践行“住有所居”初心和使命,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断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新建住房质量不断提高,住房功能和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滨湖三期棚改项目

自2008年推行住房保障以来,相继实施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政策,形成了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截至目前,我市共计实施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33541套,其中公租房3638套、经济适用房1537套、棚户区改造26823户(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543套,有力托起了人民群众“安居梦”。

依托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一大批居民住上了“舒心房”。2019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以来,积极发动居民群众筹资投劳,建言献策,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五年来,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68个,322万平方米,33451户居民通过旧改改善人居环境。对已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增添设置停车位3000个、汽车及电动车充电桩1600个。同时,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进入“加速度”,已累计审批加装129部,其中已基本建成102部,在建27部,加装电梯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2025年,我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58个,涉及居民群众7653户,既有住宅加装电梯80部。

住房是民生之要,立身之本,是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一砖一瓦筑起的不仅是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的房子,更凝聚起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大冶住建部门坚持人民至上,致力于将大冶建设成为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美丽家园。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稳步增长,“十四五”期间累计投资近200亿元,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建市时不足10平方米,到现在超过50平方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冶市住房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宏维人家、海雅·香山湖、碧桂园、一品人家等一批高品质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市民居住环境普遍改善。预计2024年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5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库内建筑业企业超过150家,注册地建筑业产值突破300亿元,超过黄石地区建筑业总产值50%以上;竣工绿色建筑101.31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13.23万平方米。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合理需求,规范行业秩序,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我市相继出台两轮新政,实行购房款补贴、生育购房奖补、税费减免等激励政策,促进住房健康消费。自2022年5月份以来,已累计发放购房款补贴1亿元、契税补贴5200万元。通过实施以上政策“组合拳”,累计吸引农村进城居民和外来人员进城安居2.67万余人。2024年12月9日,为加大支持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需求,大冶住建联合财政、人社、民政、卫健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住房保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在原有对我市社区居民、农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教联体、医共体人员、生育家庭等群体实施购房奖补的基础上,新增加“三支一扶”对象、新婚家庭两类群体。对我市社区居民在城区购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每户给予1.5万元补贴;农村居民在城区、建制镇购买首套新建商品房的,每户给予2.5万元、1.5万元补贴;生育二孩、三孩家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每户给予6万元、12万元奖补。一系列“真金白银”的实惠措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政策红利。

住而乐居 城市配套建设发展成效明显

“住得好不好”,房子本身是关键,但城市设施是否完善、配套服务是否贴心等,也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指数。近年来,我市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城市承载力、宜居性和包容度不断增强,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相继创建了全国文明城市(第五批),湖北省园林城市,湖北省文明城市,城市名片不断擦亮,宜居水平显著提升。

金湖大道

漫步铜都,一条条道路平坦宽阔、车流通畅,一座座广场、公园风景宜人、四季见绿。当夜幕降临之时,新冶大道、金湖大道等城市道路沿线阑珊的灯火、璀璨的霓虹更将这座美丽的小城妆点得流光溢彩、分外妖娆。大冶住建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提升城市品质上深耕厚植,从小处着眼、细处“落针”,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让城市更美丽、更宜居。

观山路人行天桥

城市路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高铁大道、铜都大道先后完成快速化改造,成为城市交通“主动脉”;湖滨路跨湖大桥年底建成通车,加快助力形成“三桥两岸”城市新格局;清和路人行天桥、观山路人行天桥、上冯路人行天桥、黄狮蟹人行天桥改造项目等一批交通工程相继完工,城市慢行交通体系更加完善;东风路西延工程项目助力大冶融入武汉“半小时交通圈”;还有花园路、傅公路、应公路、黄献路等重点道路工程项目持续推进,城市道路系统“毛细血管”进一步循环畅通。配套完成尹家湖东岸绿地景观、夕阳红广场公园、湛月小游园等公园绿化建设。城市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由55公顷增至103公顷、绿化覆盖率由35%提升至4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7.2平方米提高至13.2平方米。相继完成劲牌体育馆、足球公园、老年人活动中心、经济中心等11个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正在加快实施大冶湖文化综合体、墈头老街特色风貌塑造等工程,特别是雨润、吾悦广场等融合商业、餐饮、健身、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成为老百姓打卡热地。

建设中的东风路西延工程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乡镇面貌也迎来了一轮大升级,一批“里子”工程建设全面铺开。规范乡镇污水处理,加强设施建设,累计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9座、污水管网400余公里,率先在全省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500余户,解决了近万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坚持“村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助力”,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对历史建筑开展抢救性维修,整治脏乱差环境,修筑道路、排水沟、雨污分流管等,补种花草,完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让传统村落“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

住且安居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

要建得好,更要管理得好。

宜居大冶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实在在成效,为大美大冶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这是大冶住建长久以来坚守的使命,更是行在路上的实践。

为此,在把控安全、体制机制创新和优化服务上,大冶住建持续下真功夫、做新文章。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系统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实时监督等功能,推动实现“五证同发”,住宅小区充电桩报装便捷服务、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等改革经验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全面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推动建设周期大幅压缩,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此外,大冶住建还依托“数公基”“数字住建”推行图纸全过程数字化闭环管理,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建筑市场监管、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管、房屋管理等业务提供基础数据平台,深入推进“扫码出图”,从线下转线上,从简单化、枯燥化文表转化为具象化、可视化数图,行政监管手段不断丰富。与此同时,持续规范建筑业市场,规范施工许可现场踏勘,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深入开展全市建筑市场“三包一挂”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和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检查,有效净化我市建筑市场。

誉邦·长乐府项目加紧施工

逐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定期组织开展工程质量抽查、安全生产检查、机械设备检查等一系列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全市无较大及以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在完善城乡配套功能的同时,大冶住建同步推进物业服务的升级。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对开放式散落的居民小区、规模较小或位于背街小巷内的零散楼栋实行划片整合,将其并入相邻规模小区,实现集约化、区域化管理。将全市562个住宅小区划片为392个小区,实行划片治理,已基本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目前,392个小区业委会(物管委)组建率达100%,小区业委会成员2136人,其中,党员人数1189人,占比55.66%。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新征程号角已响起,大冶住建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围绕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阔步迈进,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一审:陈雪

二审:范先浩

三审:吴海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