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市30载 铜都焕新彩】住有所居托起百姓安居梦

©原创   12-04 09:10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陈婷 通讯员 余荣花)30年栉风沐雨,30年改革发展。大冶建市30年来,始终把实现全体市民住有所居目标作为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从安居工程建设、公积金制度建立,到棚户区改造、推行公租房、廉租房普惠政策,大冶的住房保障网不断扩大、织密、加固,托起了百姓安居梦,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安居工程蓬勃发展

从“一张床”到“一套房”

住房,是民生之要,关系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1994年,紧跟改革发展的时代步伐,大冶实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并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那个时候还只有公房,正是标准价售房到成本价售房的过渡时期。”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曹祥林介绍,标准价售房和成本价售房只是解决了部分行政、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而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为此,市政府适时地将安居工程建设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桥虹小区

桥虹小区便作为我市第一个安居工程正式上市。“当时能买到一套房子,心里都高兴得不得了,毕竟那个时候租的房子里一张床就是一间房,连隔间都没有,吃饭生活都在一起,上个厕所都是一层楼共一个。”桥虹小区居民刘会全回忆道,1994年进城以后,在杉树排附近租了间12平方米的私房,一张床摆下去整个房子基本没有空间,上幼儿园的儿子就只好摆张竹床贴着大床睡。“2002年买了这个房后,一家人才有了个稳定的地方,70多个平方米,两室一厅一厨一卫,还把乡下的母亲接过来一起住,说实话跟之前相比差别很大。”刘会全说,桥虹小区环境越来越好,邻里之间、楼上楼下关系都很和睦,让他觉得住在这里很舒心。

桥虹小区休息长廊

30年后的今天,乘着城市更新的东风,东岳路街道以桥虹社区湛月片区作为老旧小区“片区融合”改造试点,问计、问需于民,因地制宜,对桥虹小区、湛月花园、湛月东苑、湛月豪庭四个小区内围墙进行拆除,整合小区内公共空间、存量资源实施片区化改造,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完善和提升小区功能,进一步激发小区活力,不断提升小区品质。

三十年斗转星移,三十年春华秋实。从住有所居到安心宜居,从住房改革到城市建设,随着住房政策的推进,大冶住房保障和城市建设乘着改革的春风实现新跃升。

从无房可住到人均不低于16平方米

从土房、砖房到筒子楼、单元房,再到如今的高楼林立、独栋别墅,这是几代人生活变革的真实写照,记载了城市的繁荣昌盛。

金湖大道廉租房是大冶第一批廉租房,位于106国道西侧、龙王庙东侧,于2007年2月开工,主体工程于2008年12月竣工,用地1475.19平方米,三栋建筑面积10329平方米,其中商业用房4108平方米、住宅楼建筑面积6221平方米,共126户。“我是2008年住进去的,多亏政府的照顾我才有住的地方,这些年我一直是带着两个儿子住在廉租房,大家都对我蛮照顾,现在生活也好多了。”71岁的尹星人生充满坎坷,病痛缠身,中年离异,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在多方帮助下住上了金湖大道廉租房。

公租房租户柯建国和他的母亲

观山大道开元社区公租房环境优美,绿树环绕。在小区活动中心,居民们坐在建好的“和谐亭”里休息,有的在下象棋,有的在聊天。“我是2016年住进来的,住进公租房后,生活慢慢平稳下来。这里环境好,周围人也好相处,后来我就盘了个小店卖副食,一家人住着蛮温馨的。”55岁的租户柯建国感慨地说道。

东港路公租房

2006年,大冶开始推行廉租房租赁补贴政策,2008年开始实施廉租房实物配租,2009年大力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011年开始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按家庭人口建筑面积标准为每人16平方米,实行实物配租、租赁补贴和租金减免三种保障方式。截至目前,我市共计实施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33541套,其中公(廉)租房3638套、经济适用房1537套;棚户区改造(含垦区、林区)26823户(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543套。从住房改革到城市建设,随着住房政策的推进,数以万计的家庭实现从“忧居”到“有居”再到“优居”的幸福蝶变。

从老旧小区到电梯房

沿着城区新华西路,原冶金、煤炭、外贸局和医药、土产、物回、生资公司等多个小区一字排开。“二十年前,这里的三家局级单位和五家国有公司,支撑着当年大冶的‘半壁江山’。”居民黄朝海说,那时候,这里是生机勃勃,可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这一带已经成了破旧的老城区。

老旧小区改造,势在必行。居民是房子的主人,房子改什么、怎么改,居民说了算。改造前,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充分了解居民需求,“改什么、怎么改”由居民“点单”。改造中,全面公示改造方案、建筑材料、工期安排及负责人联系方式,及时召开居民议事会,吸纳居民意见建议。改造后,邀请居民代表参与改造成果评价,实现居民满意度测评全覆盖,确保改造效果符合居民意愿。从2019年大冶开始老旧小区改造,目前已改造老旧小区268个、楼栋1749栋、33451户,改造面积达322.326万平方米。

居民用上新电梯

随着居民对住房需求的变化,“加装电梯”成了今年的火热话题,也被纳入2024年政府十件实事之一。

“大家上下楼梯很费劲,特别是高层业主,东西拿上拿下也很不方便、很吃力,这样一个动机也迫使我们大家想加装电梯,年龄大的或者身体不好的,更是迫切要求加装电梯。”新馨小区3栋1单元住户汤斌介绍,该小区有3栋房、5个单元,现在已经完工了4部电梯。“这次加装电梯是个总体规划,装好的电梯跟小区环境也非常和谐,大家都非常满意,幸福感也增强了。”汤斌说道。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后

矿业大厦家属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21户居民多为退休职工,年长者众多。由于缺少电梯,居民上下楼成为一大难题。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两部电梯顺利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一键回家”让居民享受到了便捷与舒适。

不仅如此,大冶紧扣“三个一点”(政府出一点、企业让一点、居民筹一点),将既有住宅电梯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台15万元的标准给予奖补,同时放宽加装电梯提取公积金条件;针对供电、供水、燃气等专营单位涉及地下管线迁改费用过高等问题,形成了管道迁改费用“只收取人工费和材料费成本价,不再收取其他费用”的意见,让居民多得实惠。截至目前,已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联合审批113部,其中竣工交付43部,在建67部,即将开工3部,加装电梯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

责编丨陈  雪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柯少杰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