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柏蔷薇)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一块原矿石,要经过开采、粉碎、烧结、被投入烈焰熊熊的熔炉之中进行熔炼,经历千锤百炼,才能最终成为坚固的钢材。
因矿而兴的大冶,冶炼之魂从古至今传承了3000年。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绿色低碳是钢铁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应有之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市在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通过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不断上演着新与旧的更替故事。如今,钢铁产业追“新”逐“绿”,如矿冶之城的“华丽转身”般,呈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灵乡镇灵成产业园
涅槃重生 沉睡资产唤醒盘活
走进位于灵乡镇灵成产业园的湖北志联模具科技有限公司锻钢车间,钢花四溅、火热朝天,叉车来回穿梭,工人正在紧张工作。
据了解,志联模具是大冶市最早一批从事模具钢生产、销售的企业,也是盘活闲置资产、帮助破产企业“老树发新芽”的典型案例。2017年,在灵乡镇政府盘活“僵尸企业”的行动中,志联模具与大冶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租赁大冶明弘模具材料有限公司的厂房、办公楼、机械设备和土地使用权,通过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破解企业难题,帮助无力经营的大冶明弘走出困境。六年来,志联模具不仅按时向大冶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缴纳了租金,而且还于2018年收购了大冶骐峰模具材料有限公司,并于2020年元月初步投产,2023年7月从大冶明弘整体搬迁到新厂。
志联模具锻钢车间内景
“目前,我们加大技改升级力度,接下来将对加热炉进行升级改造,让生产更加节能。”志联模具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志联模具所生产的模具钢用途广泛,在国内拥有160余家稳定客户,同时公司订单一直处于饱满状态,如今年产量3万吨、年产值约4亿余元。
2022年12月落户灵乡,2024年1月正式投产,试生产3个月,生产2000吨模具钢,实现产值2500余万元……在灵成产业园盘活存量土地的背景下,新引进的湖北永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迅速取得了亮眼发展成绩,成为灵成产业园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永舟新材料生产车间,工人远程操控机械,机械手从加热炉里精准夹起烧得红彤彤的钢锭,顿时一股热浪袭来,随着液压锻造机重重下压,钢锭被压出一片灿烂的红光。
永舟科技的成品展示区
“这台设备的系统是由一台20MN快速锻造液压机和一台200KN/600KNm全液压锻造操作机组成。它的快锻频率达到60-80次/分、控制精度在±1毫米之间;在压机和操作机联动状态下,可实现无人操作,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改善锻造车间的劳动条件。”永舟新材料综合部部长王震林介绍道。
近年来,灵乡镇将“僵尸企业”闲置资源处置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成功盘活13家“僵尸企业”。截至目前,灵成产业园54家企业中特钢企业已达28家,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95%以上。特钢模具产业已形成集群效应,产业的高度聚集,将更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技改含绿 传统冶炼转型升级
走进位于金湖街道的大冶市新冶特钢有限责任公司,整个厂区干净、整洁、充满现代化气息。在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现场,中枢大脑般的高智能集成信息化平台内,工人看着屏幕前的各项参数有序进行调度,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和现场所散发出的热浪,焊钢机器灵活拨弄钢材,行业一流的优特合金钢连铸坯从这里生产出来,源源不断售往全国各地。
新冶特钢成立于2000年,是在原大冶钢铁厂的基础上招商引资改制扩建而成,是一家集钢铁冶炼、钢管、优钢棒材、优特大圆坯轧制于一体的长流程民营特钢企业。
新冶特钢车间内景
“双碳”背景下,钢铁业绿色低碳发展备受关注。近年来,新冶特钢投资2.5亿余元,上新绿色环保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3年8月,新冶特钢积极加入黄石钢铁产业链协会,与钢铁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共同抱团奋进,壮大产业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今年以来,新冶特钢拟投资5.6亿元新建余热余气发电项目、变电站项目、储能系统项目、光伏发电项目、无缝钢管140改造项目,进行提档升级、全面促进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其中,在不新增钢铁产能产量前提下,将原无缝钢管厂φ140机组生产线升级改建成φ140和φ108双线机组,增设扩管线,从而提升产品品质和增加产品规格,延伸工艺链条,能够改善企业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拓展市场空间,提高供需的适配性、有效性。
“改造之后,我们的产品型号将更加多元化,能够更好地符合市场需求。”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随着中国制造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机械、汽车、机电、造船等行业对优特钢的需求非常强劲,也成为了支撑优特钢市场的直接动力。新冶特钢的产品,无论承压性、硬度、韧性,都能够契合市场需求,达到国家品质标准。
如今,新冶特钢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2023年销售额达40余亿元。传统钢企通过技改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产能结构,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在时代的浪潮中贡献源源不断的钢铁力量。
产线焕新 新旧动能有序变奏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产线焕新是必然路径。同样作为传统钢企的大冶华鑫实业有限公司,正推进技改优化升级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20亿元,一期实施300万吨钢铁优化技改升级项目,二期实施精密铸造和工模具钢项目。
大冶华兴玻璃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智能时代下新的生产模式,与德国西门子合作,打造黑灯工厂,改造玻璃熔炉项目,推进数字化运行,在环保工艺、温度微控、质检内测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化水平。
在灵成产业园,从去年5月进场施工,到今年5月进入试生产的锐美精密铸造,瞄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市场,主攻铝合金汽车配件生产,铸造熔炉一期年产5万吨,今年8月份实现量产,力争今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明年过亿,将成为我市未来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锐美厂房十分现代化
湖北翊通铸业有限公司投入6800万元,建设外热送风水冷冲天炉,这台大吨位的节能环保设备,比原来降低能耗30%,每年可为公司增加合格铁水25万吨,一期技改完成,企业生产自动化智能控制程度达到80%以上,一次性优品率达到98%,日产能提升到250吨左右。
东贝铸造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组建高性能铸铁件绿智数研发中心,每年拿出2000万元科研经费,啃下了传统铸造合金材料这块“硬骨头”,研制完成的“高性能复杂铸件轻合金材料与控形控性工业软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实际应用后,实现了复杂铸件数字化工艺优化设计、生产质量信息化管理,引领了铸造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发展。
熔炉再造,千锤百炼,工业发展,向新向绿。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朝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向,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
责编丨张 敏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吴海燕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