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联体”激活我市教育“一池春水”

©原创   10-10 07:36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乔绮曼)2023年9月,200余名东风路学校学生如同“候鸟迁徙”般来到大箕铺镇中学读书。从城区到乡镇,从“优质校”到“薄弱校”,一场备受关注的教联体改革,在期待、好奇、质疑的多重目光中落地生根。如今一年时间过去,我市教联体改革成效如何?

态度从质疑到接受

2023年暑假期间,一则消息在东风路学校学生家长群里“炸开了锅”——经过调研和分析,东风路学校教联体作如下调整:选派东风路学校副校长王金四到大箕铺镇初级中学任执行校长,选派4位中层干部到大箕铺镇初级中学参与教育教学管理,选派32名优秀教师到大箕铺镇初级中学任教。除此之外,还计划安排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到大箕铺镇初级中学学习、生活。

大箕铺镇初级中学

“你们是在开玩笑吧?”“我好不容易从农村来到城市,又要让我的孩子到农村去读书?”“初中是孩子学习关键期,去乡镇寄宿上学,我不放心。”一石激起千层浪,家长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据悉,东风路学校是不少家长心目中的“理想学校”,但因占地面积有限,6500多名学生在校空间拥挤,而大箕铺镇初级中学因生源流失严重,面临发展困境,二者结合,刚好可以取长补短、抱团发展。

卫学富是东风路学校教务主任,据他回忆,在前期,为了能够让家长更加清楚直观地了解教联体的教学模式和管理优势,老师针对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三轮走访,累计走访近千次,并向家长承诺,“在分校区有任何不满可以直接调回本部。”

家长通过实地参观,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大箕铺镇初级中学位于山脚下,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就被那里的青山绿水吸引了,我感觉这里的环境对孩子们身心发展是有好处的。”学生家长罗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学校当初提出的小班教学模式也是吸引他的因素之一,他愿意让孩子有一个新的尝试。

在多方的努力下,一场“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大带小”“远近搭配”的教联体改革正式启动。

双向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如今再次走进大箕铺镇初级中学,书声朗朗,校区内外焕发着全新的生机。一年过去,100多名七年级学生,对这里从陌生到熟悉。

学生一同上课

教联体对他们到底带来了什么改变?学生用成绩给出了答案。经过一年在分校区的学习,在大箕铺镇初级中学七年级144名孩子中,120名孩子在全市期末统考中成绩得到提升,并且排名位于全市前列,60余名孩子进入全市前1000名。

对于家长来说,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变化显而易见。“通过这一年的寄宿生活,孩子的自主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不仅回家以后自己主动洗衣服打扫卫生,而且能够更加合理地规划管理自己的时间。”学生家长宋豫鄂笑着说,孩子对于自己住校的生活也很满意,每次回来都会分享自己和老师同学之间的趣事。

集体备课

同时,教联体带来的变化不仅于此,大箕铺镇初级中学英语教师向金枝说,每周四下午,两个学校的老师们集体备课、研究下一阶段授课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在每周教研活动上,教师要轮流讲一节示范课,并由其他老师点评。“过去从没有开展如此大力度的教研工作。”向金枝说,如此一来,教师队伍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争先创优、崇尚业务的氛围。

今年,东风路学校和大箕铺镇初级中学的融合进一步加深。东风路学校副校长王金四介绍道,今年秋季开学,东风路学校的学生与大箕铺镇初级中学学生混合编班,每个班安排10名左右大箕铺镇初级中学学生,进一步促进核心校与成员校之间资源共用、教学共研、智慧共享,真正落实“两校就是一校”的思路。

教联体建设基础不断夯实

从“老校区”到“美丽校”;从“薄弱校”到“优质校”;从“雁南飞”到“雁回归”,东风路学校和大箕铺镇初级中学的教联体改革成效,是我市以城带乡、以强带弱,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教联体建设”的精神,高位推进,统筹谋划,把教联体改革纳入市委深改委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两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思路、制定教联体建设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逐渐形成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态势。

开展“教联体”教学展示活动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教育局着力构建教联体办学网络、建立教联体管理体系、夯实教联体建设基础,探索推进教联体建设。两年来,教联体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县域教联体27个,其中融合型教联体12个,共建型教联体15个。全市有省级教联体3个、黄石市级教联体4个、大冶市级教联体20个,还地桥镇融合型教联体被评为首批省级示范性教联体,全市中小学教联体覆盖率达100%。14万余名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全市义务教育迈出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坚实步伐。

未来,我市将突出省级示范、做强市级重点、打通乡村小规模学校堵点,在探索中总结,持续扩大融合型教联体比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和路径,不断推进教联体建设走深走实。

责编丨白  雪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