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乡村流通服务网点“全覆盖” 农产品实现城乡“双循环” 我市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更好服务“三农”

©原创   09-25 07:58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尚书)“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近年来,我市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以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为抓手,大力发挥供销社城乡流通“主渠道”作用,助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集采集配中心商品按不同种类整齐摆放

9月20日,在位于罗家桥大道的市供销社集采集配中心生鲜农副产品库和标品库里,不同种类、型号、品牌的产品等分门别类码放得整整齐齐。工作人员正往叉车上装油麦菜,装完后,车上当即可以显示货物重量。“以前,我们接到的分拣单是手工单,需要打印出来,拿着单子一个个去找商品,再配送到各个区域。”佳佳惠(湖北)供应链有限公司管理中心人力行政总监杨建说,过去叉车只有单纯的运输功能,现在则不一样,配送单会直接发送到智能分拣平台,自动称重、生成条码,到了网点,只要扫描条码就知道是什么商品,非常方便。

据了解,该中心使用的智能分拣平台,是与武汉华隆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可以边分拣边传输数据,实现了信息的无纸化,在商超行业分拣配送领域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还申请了国家专利。

工作人员在操作智能分拣平台

“我们年配送量约1.5万吨,配送额约2亿元,货品都是从源头厂家采购,质量更有保障,价格更优惠。”杨建说,比如一款洗衣液,镇村的经销商原来自己拿货价是38元,通过公司集采,现在经销商拿货只需36元,成本降低了,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集采集配中心旁,是我市乡村振兴农特产品展销馆,里面展销的农产品达300多种,其中,我市本地农产品近200种,周边县市农产品130种,涵盖五谷杂粮、菌类、酒类、灌装食品类、调味类、风干淡水鱼等。该馆采用“电商+农特产品+农户”模式,对接全市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全市及周边地区特色农产品优质资源,进行宣传推介、组织销售,年销售额约100万元。

乡村振兴农特产品展销馆展品

“对全市范围内销售本地农产品达到100万元的农特馆,我们将根据相关政策予以一定奖补。”市供销社副主任李建宏表示。

“以前买东西没这么方便,购物环境也没这么好,而且很多东西买不到,比如海鲜、卤味、冻品之类的,现在随时都可以买到,还很便宜。”佳佳惠购物广场栖儒桥店,前来购买商品的群众络绎不绝,栖儒桥村村民柯珍宝在挑选肉丸、鱼丸等冻品,她兴奋地说,“特别是海鲜,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都能够买到了。”

柯珍宝在挑选肉丸、鱼丸等冻品

近年来,市供销社不断建强各类流通网点,加快促进形成城乡网点广泛覆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流通新格局。累计新(改)建村级综合服务社340家、三农服务中心7家、大型农批市场2家,建设镇级电商服务中心11家、电商服务站83家、快递超市6家,经营面积超10万平方米。通过线下整合全市供销系统700余家网点形成“地网”,积极融入湖北城乡供应链一体化平台,通过省供销社“一网五链”小程序,引入全市农资、粮油、日用品等产业龙头企业28家,减少中间环节,提升流通质效,降低农民生产生活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市场保供”。

供销社

村民们在村镇就能随时购买到心仪的日常消费品,这得益于市、镇、村三级集采集配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全市所有乡村实现流通服务网点‘全覆盖’,流通效率提升45%,合作的经销商运营成本降低15%,让镇、村群众以最优惠的价格享受更好的服务,买到质量更好的日用消费品。”李建宏表示,同时,通过农特馆、集采集配中心等供销服务渠道助力,打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农民种地难、买卖难、增收难问题。

供销社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黄石市委有关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以“三个聚焦”为抓手,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丨林  丹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柯少杰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