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周春明 冯素华 石程曦)青龙山下,城市拔节生长;尹家湖畔,发展日新月异。
碧水蓝天大冶城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黄石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之际,我们满怀信心和希冀,迎来了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的召开。
此次市委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等核心议题,对大冶来说,是举棋定向、纲举目张的重要会议,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是点燃激情、逐梦未来的关键节点。
此刻,我们回望过去、汲取经验,就是拥抱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最好姿态。
改革注活力 激越澎湃发展新动能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勇立潮头,改革者胜。
大美科技从签约到投产,只用9个月时间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立足武汉都市圈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的功能定位,大力实施“八大行动”,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进一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有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我市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作为推动大冶改革的行动纲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明确“往哪儿改”,市委将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第一主题”,更加自觉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领会好改革意图、把握准改革指向。
聚焦“改什么”,围绕破解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堵点痛点,筛选一批重点项目作为市委深改委会议的“深议议题”,有效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比如,就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推动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创建全省营商环境先行区等进行“深议”。
着眼“怎么改”,对标对表党中央改革部署,我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实施规划、改革方案,明确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主体。今年,制定出台《大冶市委深改委2024年工作要点》,部署推进34项重点改革项目(其中国家级试点4项、省级试点17项、自主创新改革13项)。《工作要点》直接明确了领衔市领导和责任单位,确保每个重点改革项目都至少有一名市领导领衔、一个单位牵头抓总、一批单位参与配合。
人民的获得感,改革的含金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对大冶湖高新区惠盈显示项目业主来说,改革成果就是项目从正式签约到投产,只用时9个月时间;
对保安镇桃树村来说,改革成果就是村里的集体建设用地成功入市交易,闲置资源得到了盘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坚强保障;
对灵乡镇西畈李湾村民来说,改革成果就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后,过去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直接外排的问题解决了,门前的金牛河清澈了,湾子里的绿地变多了,房前屋后的“小三园”让人赏心悦目……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如今,一项项重大改革举措在大冶落地生根,一个个重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铜都大地结出累累硕果,激越澎湃发展新动能。
奋战正当时 奏响县域经济最强音
高耸的塔吊长臂挥舞、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全市各项目建设现场,处处涌动着大干快上、奋勇争先的激情与活力。
前行底气与信心从何而来?
2024年招商选资开门红签约仪式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市委团结和带领全市上下,锚定“走在全省前列、冲刺全国五十强”目标,以“八大行动”为抓手,加压奋进、难中求成,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整体稳健、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期中答卷”。
“稳”字当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才能更加坚固。
“稳”中有进,“进”势明显,在坚定信心中,全市经济跑出“加速度”。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12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7.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5.8%、黄石7.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7项黄石排名的主要经济指标中,有5项进入黄石前三,财政总收入增速12.9%,黄石排名第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9.8%、工业投资增速21.6%、技改投资增速3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15.8%,均排名黄石第3,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排名黄石第1。
这是一组活力奔涌的数据:上半年,我市累计争取、投入各类资金3000万元,发放惠购湖北电子消费券2轮次。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7.35亿元,同比增长16.9%,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9.1亿元,同比增长14.3%。
这是一幅风光无限的长卷:上半年,我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7个、计划总投资602亿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2.7%、50.2%。集中开工项目79个,总投资338.01亿元。全市净增“四上”企业47家,累计100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净增29家,达380家;净增市场主体4104户,累计11.3万户,同比增长7.8%;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
成绩的背后是各乡镇和部门单位知难而进、马力全开的干劲,是全市上下千帆竞渡、不甘落后的闯劲。
位于灵成工业园的湖北锐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汽车零部件项目,是我市今年十大投产项目之一,预计三条产线全部投产后,年产量可达150万套,产值达15亿元。
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现场一片蓬勃生机,建设者全力而为、奋力攻坚,推动项目建设每天都有新进展、每周都有新变化、每月都有新形象。
500千伏交流系统电气设备首装,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换流站项目全面进入电气安装新阶段,预计明年年底竣工投用,为大冶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
一个个产业定位精准,推进迅速高效,经济效益突出的大项目、好项目,奏响了经济发展最强音,升腾起大冶阔步向前的强大气场。
群众站“C位” 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2022年,共同缔造伊始,全市10个省级试点、27个市级试点在摸索中奋力前行。
开展共同缔造后,大箕铺镇东角山村老屋湾新貌
时至今日,共同缔造试点逐步扩面提质,在全市160个试点基础上,将252个湾组小区作为新增试点,分三批次压茬推进,今年底,将可实现“体系全覆盖”。
从一域到全局,共同缔造的大冶路径行稳致远。
把时针拨回到2022年8月,作为首批省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点,陈贵镇南山村三根祠湾悄然发生着大变化。
“村里红色文化、知青文化深厚,要好好利用起来。”有村民提议。
“我愿意无偿将自家柴房让出来,供村史馆建设。”老党员王全所毫不犹豫。
党员带头,群众响应,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三个月时间,三根祠湾拆违拆旧1600余平方米、发动社会力量和群众捐资捐物18.4万余元、投工投劳60余人次……重立“血水塘纪念碑”、建立纪念死难百姓的村史馆、打造“不忘国耻国防警示教育基地”、重新维修加固三根祠知青点,一个集警示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三根祠湾展现在人们面前。
共同缔造是什么?在东风路街道康乐社区金穗小区居民杨带娣看来,是居民筹钱种下的8棵满院飘香的桂花树,是大家共同拿主意设计建设的小游园,是新加装的电梯上上下下托举起的“稳稳的幸福”,是“星空夜谈”下彼此敞开心扉的畅聊……一桩桩、一件件,共同缔造的力量,不仅让小区环境更美观、更舒适,更让居民彼此之间心更近了、情更浓了。
漫观大冶,一个个爱心驿站、暖心驿站为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提供纳凉、休息的“落脚地”,让新就业群体成了新的“治理合伙人”;一家家“幸福食堂”通过政府补贴支持引导、企业多元化运营、社区共同管理,为老年人解决“吃饭难”问题;一支支志愿服务队把一道道“微光”汇聚成合力,带领更多居民逐渐由“旁观者”向“主人翁”转变……从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不难看出在大力推进共同缔造中我们勾勒出了“共治”+“自治”基层治理“同心圆”。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共同缔造从起步之初的“办实事”“解难题”,逐步转向“强善治”。今年4月,我市印发了《大冶市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从农村和城市两方面,进一步健全架构、明确定位、厘清权责,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为大冶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和活力源泉。
让群众站“C位”,让居民唱主角,在共同缔造理念指引下,群众参与深度广度显著提升,治理活力更加迸发,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共建共享”的理念在居民群众心中逐渐生根发芽,和美乡村铺开画卷,大美大冶气象万千!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让我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发有为的状态、夙夜在公的担当,奋力实干争先,迎接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的召开。
责编丨陈 雪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柯少杰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