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花开并蒂红 双拥硕果满铜都——大冶市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纪实

©原创   08-01 10:06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程长珠 通讯员 许祖兵 朱行健 )巍巍青龙山,遍地盛开璀璨双拥花;滔滔大冶湖,处处涌动军民鱼水情。大冶,是有着红色革命传统的老区,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到大冶指导或参与革命工作;大冶兵暴的爆发、红三军团的创建谱写了中国革命史壮丽篇章;郭亮、曹壮父、胡特庸等著名烈士英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目前境内有团建制人武部1个,连建制武警中队1个,全市退役军人近1.7万人,优抚对象4000余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从军地建设实际出发,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大力推进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形成军地齐动、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的良好局面。

军地携手共建 浓厚双拥氛围

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在大冶这座千年古县源远流长。

红色故事宣讲活动现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主要领导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常态化组织党委议军会、模范城创建动员大会和慰问驻冶部队等双拥重要活动,调研解决军地各类重点难点问题,指导推进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全市各乡镇和相关市直部门也相应成立双拥工作专班。目前已形成了党政军三位一体,市、镇、村三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实体运行,职能部门广泛参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双拥基础进一步夯实的工作组织网络。

为退役老兵代表赠送书籍

薪火相传,弘扬《孤军》精神。红色电影《孤军》主人公徐策为大箕铺镇八流村人,时任川南特委书记兼川南游击纵队政委的徐策为掩护中央红军摆脱敌围追堵截,顺利地跳出敌包围圈而壮烈牺牲。“孤军精神”是千千万万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牺牲的大冶革命先烈们的个缩影,在这里,不但涌现出了徐策、郭亮、吴运铎等革命英雄,还锤炼了余立金、马龙、乔信明等开国将领。我市充分利用革命烈士陵园,南山头革命纪念馆、大冶兵暴旧址等“红色基因库”的教育作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活动4000余人次,积极开展大冶红色故事演讲比赛、“老兵永远跟党走”老兵宣讲活动,听众达2000余人次,推动国防、双拥及爱国主义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清明祭英烈”主题祭扫活动现场

我市还创新双拥宣传工作方式方法,努力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在大冶市政府网、《今日大冶》报纸开设了双拥专栏,全方位宣传大冶双拥工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讲述老兵故事的《军星闪耀》一书,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阅读;利用公共场所扩大宣教范围。在城区打造“双拥一条街”“双拥主题公园”,设立双拥宣传展区,利用公交车身、公交电子屏等大力弘扬双拥工作。在全市的银行、医院等地设立“军车免费”“军人依法优先”等服务窗口,实现了双拥宣传公共场所全覆盖;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家庭的门上,“光荣之家”的牌匾熠熠生辉……

《军星闪耀》首发式现场

全心拥军优属 情牵军政军民

“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双拥工作是一项事关战略全局的政治任务。一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服务保障为“本”,画好双拥工作“同心圆”。

我市全力营造社会化拥军优属浓厚氛围。面向全社会公布《大冶市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名录》,拓展拥军崇军联盟单位21个,优待范围涵盖餐饮、商超、医药、住房等涉及群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结合“双拥一条街”,创建具有“服务对象全覆盖”“优待项目全方位”“加盟行业全领域”等大冶特色的社会化拥军“矩阵”,全力提升拥军服务保障水平。

为现役军人家庭送去“二等功臣之家”牌匾

后方无忧,前方无畏。我市不断完善双拥工作体系,倾情解决部队官兵所关心的问题,在加大组织安置力度、拓展就业保障渠道、落实就业创业扶持、强化工作责任落实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为服务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注入铜都力量。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市人社局先后联合长城汽车、融通高科等大型企业,举办多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发动劲牌、大冶有色、湖北诺德等5家公司为退役军人提供16个职位300余个岗位;充分利用乡镇、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辐射作用,常态化开展退役军人线上就业岗位推荐活动,先后有190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组织280名退役士兵参加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形成培训、提技、送岗、选岗、上岗闭环。多措并举,保障军人退役后的发展前途、后路保障及退役待遇,确保现役军人能够安心服役、长期服役而无后顾之忧,打通军人待遇保障“最后一公里”。

军民鱼水情深 合奏时代强音

“我们始终坚持弘扬‘视人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加强军地交流、军地沟通,与大冶人民一起同筑强军梦、共建鱼水情。”市人武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为支持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派出了4支驻村工作队,先后投入10多万元,帮助驻点村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产业。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体驻冶部队官兵、3000余名退役军人、1200余名民兵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转移群众

我市的红色精神滋养着这片革命热土上的人们,高高飘扬的红色旗帜引领一代代青年投身军营,而退役之后的他们,在一心为民服务上,也从未缺席。张友山、陈林等优秀“兵支书”扎根乡村,带领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生活;吴少勋、彭易权等优秀民营企业家致富不忘乡亲,带领家乡群众共同富裕;石定清、石中雨等优秀退役军人志愿者脱下“迷彩绿”,穿上“志愿红”,为精神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在祖国需要的时候,选择戍守边疆、保家卫国,奉献青春力量;在家乡群众积贫积弱之时,扶贫济困、振兴乡村,彰显军人本色;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之时,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凸显一名退役军人的风范。

加固堤坝

在大冶这片有着双拥光荣传统的红色沃土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在赓续传承,一曲曲动人暖心的双拥赞歌在不断奏响。

红色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现场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全市军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牢固“军民一家人”“军地一盘棋”意识,继续谱写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篇章,让传承“红色基因”的双拥之花越开越艳,让浇灌“红色血脉”的双拥硕果结满铜都。

责编丨林  丹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